上颌骨骨折有局部表现、面部畸形、口腔症状、眼部症状及颅脑相关表现。局部表现包括肿胀、淤血、疼痛;面部畸形有面部塌陷、不对称;口腔症状有咬合关系紊乱、牙龈撕裂;眼部症状包括眼球移位、眼睑肿胀淤血;颅脑相关表现有意识改变、头痛,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及对相应方面影响不同。
淤血:受伤部位周围可能出现淤血斑,多因骨折处血管破裂,血液渗透到周围组织所致。淤血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的上颌骨骨折可能会有较广泛的淤血分布。对于女性患者,可能在外观上对心理影响更明显,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和解释。
疼痛:骨折部位会有明显疼痛,咀嚼、说话、触摸等动作可使疼痛加剧。疼痛程度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以及骨折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疼痛表现可能不太典型,需要通过观察其行为,如哭闹、不愿进食等来判断疼痛情况。
面部畸形
面部塌陷:上颌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可导致面部相应部位出现塌陷畸形。例如上颌骨前壁骨折时,可能出现面部中央区域的塌陷。不同年龄人群面部结构不同,儿童的面部骨骼仍在发育中,上颌骨骨折导致的面部畸形可能会影响其面部正常发育,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以避免对儿童未来面部形态和功能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不对称:两侧面部可能出现不对称,这是由于骨折段移位不平衡造成的。如一侧上颌骨骨折段向下、向内移位,而另一侧正常,就会导致面部左右不对称。对于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可能会影响美观,需要在治疗时充分考虑美学修复方面的需求。
口腔症状
咬合关系紊乱:上颌骨与下颌骨的咬合关系受到破坏,患者可能出现咬合错乱,如牙齿不能正常对合、早接触、开合等情况。这是因为上颌骨骨折后,其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与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失常。儿童正处于牙齿发育和咬合建立的关键时期,上颌骨骨折导致的咬合关系紊乱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进而影响口腔功能和面部发育。
牙龈撕裂:骨折处可能导致牙龈撕裂,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牙龈撕裂的程度与骨折的暴力大小有关,严重的牙龈撕裂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需要进行相应的清创等处理。
眼部症状
眼球移位:上颌骨与眼眶关系密切,上颌骨骨折可能引起眼球移位,导致复视等症状。例如骨折段向上移位可能挤压眼球,使其位置改变。不同年龄人群眼球移位对视觉功能的影响不同,儿童眼球还在发育,眼球移位可能会影响视觉发育,造成视力问题等,需要及时评估眼部情况,必要时进行眼科相关检查和处理。
眼睑肿胀、淤血:上颌骨骨折可波及眼部周围组织,导致眼睑肿胀、淤血,这是因为骨折处的出血蔓延至眼睑周围组织。眼睑肿胀、淤血会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眼部功能,对于老年患者,可能还会影响其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影响视物等。
颅脑相关表现
意识改变:严重的上颌骨骨折可能合并颅脑损伤,出现意识改变,如昏迷等情况。这是因为骨折的暴力可能传导至颅脑,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颅脑损伤后可能病情变化更快,需要密切监测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儿童颅骨较薄,颅脑缓冲能力差,上颌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时更应警惕;老年患者可能本身有脑血管等基础疾病,颅脑损伤后病情可能更复杂。
头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症状,与颅脑损伤或骨折局部刺激有关。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需要与单纯的骨折局部疼痛相鉴别。对于有头痛症状的患者,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合并颅脑损伤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