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鼻骨骨折后先现场初步处理并及时就医检查,根据情况选保守或手术治疗,恢复期间要注意饮食、鼻部护理并定期复查,以促进骨折良好愈合,恢复鼻部功能与外观。
一、受伤后的初步处理
1.现场急救
当发生两侧鼻骨骨折后,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加重损伤。如果有出血情况,可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等轻轻按压鼻部止血,但力度要适中,避免进一步损伤鼻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较为脆弱,家长要特别注意按压的力度,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同时要避免用力擤鼻,防止鼻腔内压力变化导致骨折端移位加重。
2.及时就医检查
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一般首先会进行鼻部的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鼻部外形是否有明显畸形、肿胀等情况。
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鼻骨X线平片或CT检查。X线平片可以初步了解鼻骨骨折的大致情况,而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的具体部位、骨折线的走行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等,这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对于儿童患者,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在保证诊断清晰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
1.保守治疗
适应情况:如果两侧鼻骨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或者移位较轻,不影响鼻部的通气功能和外观,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一些儿童患者,由于自身的生长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轻度的无明显移位的鼻骨骨折可能适合保守治疗。
具体措施:一般会采用鼻腔填塞等方法来维持鼻骨的位置,防止骨折端进一步移位。在填塞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鼻腔黏膜造成过度损伤。同时,需要定期复查鼻部的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
2.手术治疗
适应情况:当两侧鼻骨骨折有明显的移位,影响了鼻部的外观(如出现鼻梁塌陷等)或者导致鼻腔通气功能严重受限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成人患者中,鼻骨骨折移位明显影响面容和通气的情况,多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鼻骨骨折复位术。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通过一定的器械将移位的鼻骨骨折端复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操作方法,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儿童面部发育的影响。
三、骨折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
骨折恢复期间要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等。蛋白质有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钙是骨骼生长的重要原料。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骨折修复的需求;对于老年患者,可能还需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以促进钙的吸收。
2.鼻部护理
避免鼻部受到外力碰撞,在骨折恢复的前几周内要特别注意保护鼻部。例如睡觉时要注意睡姿,尽量避免压迫鼻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儿童在玩耍等过程中再次碰撞到鼻部。
保持鼻腔清洁,但要注意避免用力冲洗鼻腔,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轻柔的鼻腔清洗(如果有需要的话),防止损伤鼻腔黏膜影响骨折愈合。
3.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等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一般在骨折后的1-2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点进行复查。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快,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可能需要更密切地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两侧鼻骨骨折的处理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恢复期间注意多方面的护理和定期复查,以促进骨折的良好愈合,最大程度恢复鼻部的功能和外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