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有消化系统、全身及其他症状。消化系统有腹泻(排便次数多、性状多样,影响不同年龄人群,饮食不规律等加重)、腹痛(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不同年龄感受不同,既往发作及劳累等诱因可致);全身有消瘦(因吸收障碍,影响不同年龄生长或健康)、乏力(身体消耗、营养缺乏致能量不足,影响不同年龄活动等);其他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暴饮暴食加重)、发热(部分低热,肠道炎症反应致,不同年龄表现不同)。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
是慢性肠炎常见症状,可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十余次。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便、水样便,部分患者可能带有黏液或脓血。不同年龄患者腹泻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慢性肠炎腹泻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成人则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例如,一些研究显示,慢性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受损,影响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从而引发腹泻。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加重腹泻症状。有慢性肠炎病史的人,若大量饮酒或食用辛辣食物,会刺激肠道,使腹泻频繁发作。
2.腹痛
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可在脐周等部位。不同年龄段腹痛感受有别,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人能较准确描述腹痛位置和性质。腹痛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仅感腹部不适,有的则疼痛较为明显。慢性肠炎患者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导致腹痛。例如,炎症因子刺激会使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腹痛。
病史方面,若患者既往慢性肠炎反复发作,肠道处于相对敏感状态,更容易因各种诱因出现腹痛。生活方式上,过度劳累可能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也可能诱发腹痛。
二、全身症状
1.消瘦
由于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长期慢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消瘦。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会影响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正常增长;成人消瘦则可能导致体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例如,慢性肠炎患者肠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机体长期处于营养缺乏状态,从而引起消瘦。
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慢性肠炎导致消瘦,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补充,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以满足生长需求。
2.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慢性肠炎导致身体长期处于消耗状态,营养物质缺乏,能量供应不足。不同年龄患者乏力表现不同,儿童可能活动量减少,成人则工作、生活受影响。比如,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使得机体无法产生足够能量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进而出现乏力症状。
对于老年慢性肠炎患者,乏力可能会增加跌倒等意外风险,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照顾,帮助其适当活动,改善身体状况。
三、其他症状
1.消化不良
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等。慢性肠炎影响肠道正常消化功能,食物在肠道内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儿童消化不良可能导致厌食,进一步影响营养摄入;成人则可能出现腹胀不适,影响生活质量。例如,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消化酶分泌减少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生活方式中,暴饮暴食会加重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肠炎患者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进食。
2.发热
部分慢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这是因为肠道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应激性反应。但并非所有慢性肠炎患者都会发热,若合并有肠道感染等情况时更易出现发热。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易出现波动;成人发热时可能会有寒战等表现。
对于儿童慢性肠炎发热患者,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易波动且可能引发惊厥等情况,需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