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与喉癌在症状表现、发病因素及人群、医学检查鉴别、预后方面存在差异。症状上咽炎主要是咽部不适等,喉癌早期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发展有声嘶、咳血等;发病因素及人群上咽炎与感染、环境等有关,各年龄段可发病,喉癌与吸烟饮酒等有关,多见于50-70岁男性;喉镜检查咽炎见咽部黏膜充血等,喉癌可见喉部新生物;病理活检咽炎无肿瘤细胞,喉癌可明确病理类型;预后上咽炎大多预后较好,喉癌预后与分期相关,早期较好,中晚期差且影响生活质量。
喉癌:早期可能仅有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声音嘶哑,且呈进行性加重,这是喉癌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因为喉癌好发于声带部位,肿瘤影响声带振动就会导致声音改变;还可能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肿瘤表面破溃出血会出现痰中带血情况;晚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肿瘤增大阻塞气道会引起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可触及颈部肿块等。不同类型喉癌症状略有不同,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可仅有咽部异物感等,声门下型喉癌较少见,早期症状隐匿。
发病因素及人群差异
咽炎:
发病因素:急性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也可因环境因素,如高温、粉尘、烟雾等刺激引发;过度用嗓、烟酒过度等也可诱发。慢性咽炎常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刺激(如脓性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职业因素(如教师、歌手等用嗓过度人群)等引起。
易发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一般来说,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儿童、老年人)、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的人群、用嗓过度人群等更容易患咽炎。
喉癌:
发病因素:主要与吸烟、饮酒密切相关,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患喉癌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酒精可损伤咽喉部黏膜,且能增强致癌物的致癌作用;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芥子气、镍等化学物质的人群喉癌发病风险增高;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也是喉癌的发病因素之一,尤其是口咽癌相关的喉癌可能与HPV感染有关;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喉炎长期不愈也可能诱发喉癌。
易发人群: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这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对较多有关,当然女性患喉癌的情况也存在,只是相对男性比例较低。
医学检查鉴别
喉镜检查:
咽炎:喉镜下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急性咽炎时黏膜充血较明显,有黏液分泌附着;慢性咽炎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隆起,或咽侧索肥厚等表现。
喉癌:喉镜下能直接观察喉部病变情况,声门型喉癌可见声带表面或边缘新生物,呈菜花状、结节状等;声门上型喉癌可见会厌、室带、杓会厌襞等部位有新生物,病变部位黏膜粗糙、增厚或有溃疡等;声门下型喉癌可见声门下区有新生物,早期不易发现,需要仔细检查。
病理活检:
咽炎:一般无需病理活检来诊断,但若有可疑情况需鉴别时,病理活检可见咽部黏膜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等表现,无肿瘤细胞。
喉癌: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通过取喉部新生物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如鳞状细胞癌等不同病理类型。
预后差异
咽炎:大多数咽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较好,急性咽炎一般可以治愈,慢性咽炎经过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病情容易控制,对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不注意诱因去除,容易反复发作。
喉癌:预后与喉癌的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喉癌经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而中晚期喉癌预后相对较差,且喉癌治疗后可能会影响发声、呼吸等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晚期喉癌可能会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