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炎是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骨骺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有胫骨结节骨骺炎、股骨头骨骺炎等常见类型,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及有特殊病史患者各有注意事项。
一、骨骺炎的定义
骨骺炎是发生在骨骺部位的炎症性疾病,骨骺是长骨两端的软骨部分,在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处发生炎症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骨骺炎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胫骨结节骨骺炎:常见于11-15岁喜好剧烈运动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按压时疼痛明显,上下楼梯、奔跑、跳跃等活动时疼痛加剧。
股骨头骨骺炎(Legg-Calvé-Perthes病):好发于3-12岁儿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患儿行走时呈跛行,髋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和内旋活动。
三、骨骺炎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病变部位的肿胀、压痛情况,以及关节的活动范围等。例如检查胫骨结节骨骺炎时会按压胫骨结节处观察患儿反应;检查股骨头骨骺炎时会进行髋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度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骨骺部位的骨质改变,如胫骨结节骨骺炎时可见胫骨结节处骨质增生、密度改变等;股骨头骨骺炎时可观察到股骨头骨骺的形态、密度、位置等变化,如骨骺变扁、密度增高、关节间隙增宽等。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早期骨骺炎的诊断更敏感,能更早发现骨骺部位的水肿、炎症等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
四、骨骺炎的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休息:对于因运动引起的骨骺炎,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胫骨结节骨骺炎患儿需要减少下肢剧烈运动,让胫骨结节处得到充分休息;股骨头骨骺炎患儿要减少髋关节的负重和活动。
物理治疗:
热敷:适用于疼痛肿胀的早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一般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超短波治疗:利用超短波的温热效应和理化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治疗时需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调整功率和时间。
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特点和病情谨慎使用,一般优先选择外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制剂,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并且要密切关注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股骨头骨骺炎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骨盆截骨术等手术,手术的选择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综合评估。
五、不同人群骨骺炎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
年龄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骺炎对其骨骼生长影响较大。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骨骼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例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X线检查观察骨骺的变化。
生活方式:要避免过度运动,尤其是剧烈的跑跳等运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如多吃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
青少年患者
年龄与运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且很多喜好运动。在运动时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姿势,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果出现骨骺炎相关症状,要及时停止可能加重病情的运动,并就医检查。
特殊病史患者
有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史的患儿:本身髋关节结构存在异常,发生股骨头骨骺炎的风险较高。在治疗骨骺炎时要更加密切监测髋关节的情况,治疗方案的选择要综合考虑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情况,可能需要更谨慎地选择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对髋关节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