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机体自身因素及关节局部因素有关。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机体自身因素有年龄(儿童和老年人易感)、基础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易患);关节局部因素包含关节外伤(直接暴力或反复劳损)和关节手术或操作(无菌操作不严格等致细菌进入关节腔)。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化脓性关节炎致病菌的50%-70%,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多见。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血行播散到达关节部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容易在关节内定植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另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不同年龄段人群易感染的细菌有所差异,婴幼儿可能更易感染B族链球菌等。
细菌感染还可通过直接接种的方式引起,比如关节附近的外伤、手术操作等导致细菌直接进入关节腔,如开放性关节损伤后,皮肤表面的细菌可随着伤口进入关节,引发化脓性关节炎。
2.其他病原体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也可引起关节的感染,但相对少见,多为继发性感染,常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血行播散至关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起病相对较隐匿,病程较长,症状相对不典型,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有所不同。此外,真菌、病毒等引起的化脓性关节炎更为罕见,一般在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人群中发生,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
二、机体自身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关节腔的防御机制相对较弱,而且儿童好动,关节外伤的概率相对较高,同时血行播散到关节的机会相对较多,所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更容易发生化脓性关节炎。例如,婴幼儿在感冒、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后,细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髋关节等部位引发炎症。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退行性关节病变,如骨关节炎等,关节软骨磨损,关节液分泌减少,关节的营养和润滑作用减弱,同时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细菌感染,且感染后炎症反应可能更难控制,所以老年人也是化脓性关节炎的易感人群。
2.基础疾病因素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影响关节的血液供应和感觉,降低了关节对感染的防御能力,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化脓性关节炎的风险较普通人高。
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化脓性关节炎,而且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可能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增加了感染的易感性。
三、关节局部因素
1.关节外伤
关节的直接暴力外伤,如关节骨折、脱位等,可导致关节软骨、滑膜等结构的损伤,使关节腔与外界相通的可能性增加,细菌容易侵入关节腔引发炎症。例如,膝关节骨折后,骨折端可能刺破皮肤,细菌进入关节腔引起化脓性关节炎;髋关节脱位后,关节囊等结构受损,也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
关节的反复劳损或过度使用,虽然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化脓性关节炎,但会导致关节软骨的慢性损伤,使关节的抵抗力下降,在细菌感染时更容易发病。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长期受到磨损,发生化脓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对增加。
2.关节手术或操作
关节镜检查、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关节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若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细菌可进入关节腔引发感染。例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容易成为细菌定植的部位,从而引发化脓性关节炎。另外,关节穿刺等诊断或治疗操作,如果操作前皮肤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将细菌带入关节腔导致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