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后需及时就医评估,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鼻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情况。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无明显移位可保守观察,有明显移位行鼻骨复位术,开放性骨折要清创缝合并处理骨折,康复护理要注意鼻腔护理、饮食营养均衡及定期复查。
一、及时就医评估
1.就诊时机:鼻骨骨折后应尽快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尤其是出现明显鼻部畸形、剧烈疼痛、鼻出血不止、鼻塞严重影响呼吸等情况时,需尽早明确骨折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可能不够准确,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鼻部是否有异常表现,如哭闹时鼻部外观异常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医生检查:医生一般会先进行体格检查,查看鼻部外观是否有肿胀、畸形、压痛等情况,还会进行鼻内镜检查,以更清晰地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判断骨折的部位、程度等。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还会安排鼻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通过CT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骨折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线的位置、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二、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1.闭合性鼻骨骨折(无明显移位)
保守观察:如果骨折无明显移位,鼻部外观基本正常,鼻腔通气不受明显影响,医生可能会建议保守观察。患者需要注意避免用力擤鼻、碰撞鼻部等,一般骨折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愈合。在恢复期间,要密切关注鼻部症状的变化,如是否出现新的鼻塞、鼻出血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看护,防止孩子再次碰撞鼻部。
2.闭合性鼻骨骨折(有明显移位)
鼻骨复位术:如果骨折有明显移位,影响鼻部外观或鼻腔通气,通常需要进行鼻骨复位术。一般在受伤后7-10天内进行复位,此时鼻部肿胀有所消退但尚未完全机化,复位相对容易。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通过特定的器械将移位的鼻骨复位到正常位置。术后需要注意鼻腔填塞物的护理,填塞物一般在1-2天后取出,患者要避免用力擤鼻、打喷嚏等,防止鼻骨再次移位。对于儿童患者,全身麻醉时需要严格遵循麻醉科医生的术前准备要求,如禁食禁水等。
3.开放性鼻骨骨折
清创缝合与骨折处理:开放性鼻骨骨折需要首先进行清创处理,清除伤口内的异物、污染物等,然后进行缝合。同时,对于骨折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可能需要进行复位等操作。术后需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及骨折恢复情况。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娇嫩,清创缝合时要更加注意操作的精细和无菌,术后要加强伤口护理,防止感染。
三、康复护理要点
1.鼻腔护理
保持鼻腔清洁:在骨折恢复期间,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每日1-2次,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血痂等,促进鼻腔黏膜的恢复,预防感染。但冲洗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导致鼻骨移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进行鼻腔冲洗,选择合适的儿童用生理盐水冲洗器,并指导孩子正确配合。
避免鼻腔刺激:要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防止引起鼻腔不适、打喷嚏等,影响骨折恢复。
2.饮食注意
营养均衡: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骨折恢复的需求。例如,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等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对骨折愈合有帮助。
3.定期复查
了解恢复情况: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查,一般在复位后1周、1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复查,通过鼻内镜、影像学检查等了解鼻骨恢复情况,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进一步的康复建议。儿童患者复查时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家长要协助医生了解孩子的恢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