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可艾灸犊鼻穴(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助通经络气血)、梁丘穴(股前区髌底上2寸处,调胃经气血)、血海穴(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调血行)、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处,强脾胃增免疫力)、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健脾利湿);艾灸时一般人群要注意体位、时间、保暖,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皮肤破损感染部位者及体质特殊者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儿童要控温,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艾灸,皮肤破损感染处不宜艾灸,特殊体质者艾灸前需咨询医生。
一、膝关节炎可艾灸的穴位
(一)犊鼻穴
1.位置: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2.作用原理:犊鼻穴是治疗膝关节病症的常用穴位,艾灸该穴位可以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膝关节的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有研究表明,艾灸犊鼻穴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对膝关节的炎症改善有一定帮助。
(二)梁丘穴
1.位置: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2.作用原理:梁丘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艾灸梁丘穴可调节胃经气血,进而对膝关节周围因经络不通导致的疼痛等问题进行改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膝关节炎带来的不适。
(三)血海穴
1.位置: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2.作用原理:中医认为血海穴与血的关系密切,艾灸血海穴可以调节血液的运行,对于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膝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缓解膝关节炎的症状。
(四)足三里穴
1.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作用原理: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膝关节炎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身体机能下降,艾灸足三里穴通过调节脾胃进而改善全身状况,间接对膝关节的炎症等情况起到改善作用,还能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对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五)阴陵泉穴
1.位置: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2.作用原理: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艾灸阴陵泉穴可以健脾利湿。膝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艾灸阴陵泉穴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改善因湿邪阻滞经络气血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二、艾灸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注意事项
1.艾灸时要注意体位舒适,避免艾灸过程中因体位不适而移动,导致艾灸偏离穴位或出现烫伤等情况。
2.艾灸的时间要适度,一般每次艾灸单个穴位10-15分钟左右,可根据个体对温度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但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皮肤烫伤。
3.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immediately吹风受凉,因为艾灸后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容易受到外邪侵袭。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艾灸时要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避免烫伤。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进行艾灸,若要艾灸,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小剂量、短时间的艾灸方式。
2.孕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宜进行艾灸,因为艾灸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等情况,对胎儿造成影响。但对于非孕妇相关部位的膝关节炎艾灸,也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进行。
3.皮肤破损或感染部位:膝关节炎患者若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疡或感染等情况,不宜在该部位进行艾灸,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和感染。
4.体质特殊者:如患有严重心肺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进行艾灸前需咨询医生。因为艾灸时的温热刺激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影响,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可能存在风险。例如高血压患者,艾灸时的热刺激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