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会出现局部疼痛(骨折部位持续疼痛,行走或负重时加剧,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髋关节活动受限(屈伸等活动范围受限,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肢体短缩畸形(患侧肢体短缩,影响儿童生长及成年行走等,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骨传导音减弱(患侧骨传导音较健侧减弱,与年龄、病史有关)等症状。
疼痛特点:骨折部位持续存在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骨折不愈合时,骨折端之间存在异常活动,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导致疼痛。例如,患者在尝试站立、行走时,髋关节周围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觉,且这种疼痛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明显缓解。
与年龄的关系: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导致的疼痛可能表现得相对较为敏感,患儿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而成年患者则主要以局部的酸痛、胀痛等为主诉。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由于骨折部位承受的应力较大,疼痛可能会更加明显。而生活方式较为sedentary的患者,疼痛可能相对隐匿,但依然存在持续的局部不适。
与病史的关系:有股骨颈骨折病史,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仍未愈合的患者,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且可能伴有骨折部位的异常活动等情况。
髋关节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变化: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范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患者难以正常弯腰拾物,髋关节不能像正常时那样自如地抬起腿进行跨门槛等动作。
年龄影响:儿童患者由于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相对较为松弛,骨折不愈合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在早期不太容易被察觉,但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表现出髋关节活动范围较正常儿童缩小。成年患者则会明显感觉到髋关节的活动不灵活,比如穿裤子、坐下起立等动作变得困难。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缺乏运动的患者,本身髋关节活动度可能就相对较小,但如果合并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活动受限会进一步加重。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患者,原本髋关节活动度较好,骨折不愈合后活动受限会对其运动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病史影响:有明确股骨颈骨折病史且未愈合的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是必然会出现的症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如果不及时处理,活动受限会越来越明显。
肢体短缩畸形
外观表现:患侧肢体可能会出现短缩的情况,从外观上看,患侧下肢比健侧下肢短。这是因为骨折不愈合后,骨折端发生吸收、移位等,导致肢体长度发生变化。
年龄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导致的肢体短缩畸形可能会影响其下肢的正常生长,导致双下肢不等长更加明显,可能会出现骨盆倾斜等继发改变。成年患者则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长度不一致,影响步态和行走功能。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姿势来代偿肢体短缩,可能会导致腰部等其他部位的疼痛等问题,进一步影响生活方式。
病史影响:有股骨颈骨折病史且未愈合的患者,随着时间延长,肢体短缩畸形可能会逐渐加重,且会对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整体身体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骨传导音减弱
检查表现:通过骨传导音检查可以发现患侧股骨颈部位的骨传导音较健侧减弱。这是因为骨折不愈合时,骨折端之间存在异常的组织,影响了骨传导的正常传递。
与年龄的关联:儿童患者由于骨骼的特性,骨传导音减弱的表现可能需要更精确的检查设备来检测,而成年患者相对更容易通过常规的骨传导音检查发现异常。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对骨传导音减弱本身没有直接影响,但如果患者因为骨折不愈合导致肢体功能受限,进而影响运动等生活方式时,可能会间接影响对该症状的察觉。
病史影响:有股骨颈骨折病史且未愈合的患者,骨传导音减弱是骨折不愈合在影像学和物理检查方面的一个表现,结合其他症状可以辅助诊断股骨颈骨折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