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阻塞需立即急救处理,有喉阻塞症状无气管切开条件时可尝试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病因治疗方面,炎症性喉阻塞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异物性喉阻塞尽快取异物,肿瘤性喉阻塞依情况选治疗方案;气管切开术有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要求;儿童患者喉阻塞进展快,治疗护理需特殊考虑,老年患者治疗要兼顾基础疾病,术后防并发症。
一、急救处理
喉阻塞是喉部或邻近器官的病变引起喉部气道阻塞,从而发生呼吸困难,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迅速缓解窒息症状。若患者有明显喉阻塞症状但暂无气管切开条件时,可尝试使用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这能暂时建立通气通道,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二、病因治疗
1.炎症性喉阻塞
由喉部急性炎症引起的喉阻塞,如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等,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途径。同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喉部水肿,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地塞米松可通过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泼尼松一般为口服。
对于儿童急性喉炎导致的喉阻塞,因其病情变化较快,更需密切观察,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减轻喉部水肿,必要时可多次给药。
2.异物性喉阻塞
明确有喉部异物时,应尽快取出异物。若为气管异物引起的喉阻塞,可通过直接喉镜、支气管镜等将异物取出,这需要在专业的耳鼻喉科操作环境下进行,根据异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取出方法。
3.肿瘤性喉阻塞
喉部肿瘤引起的喉阻塞,需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和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如为良性肿瘤,可考虑手术切除;如为恶性肿瘤,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方案。早期喉癌可通过支撑喉镜下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中晚期可能需要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等,术后根据情况可能还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
三、气管切开术
1.适应证
Ⅲ度喉阻塞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Ⅳ度喉阻塞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对于一些病情较重、预计短期难以恢复呼吸功能的患者,如喉部严重外伤、大面积喉部水肿等情况,也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2.手术方法
常规气管切开术是在颈部正中线,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处切开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建立人工气道。手术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注意避免损伤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喉部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气管切开时更要注意准确识别解剖标志,套管的选择也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型进行适当调整,一般选择合适内径的小儿气管套管。
3.术后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要保持气道通畅,定期更换套管和内套管,防止套管堵塞。注意保持气道湿化,可通过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使用雾化吸入装置等方式,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气道湿化更为重要,以防止痰液干结。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定期对气管切开处进行消毒换药。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确保人工气道的正常功能。
四、不同人群喉阻塞治疗的特殊考虑
1.儿童患者
儿童喉部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且儿童咳嗽反射较弱,分泌物不易排出,所以儿童喉阻塞进展往往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合理调整剂量,且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不适当药物。在进行气管切开术时,操作要更加精细,术后护理要特别注意保持气道湿化和清洁,防止发生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喉阻塞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可能引起的血糖波动等问题,在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在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中,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肺部功能相对较弱,气道管理不善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