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胃部状况,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并选易消化谷物,烹饪采用蒸煮炖等方式,还要远离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不同年龄、性别及有胃部病史者均需遵循相应饮食调整及烹饪选择原则以维护胃部健康。
一、饮食结构的调整
1.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蔬菜方面,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帮助修复胃黏膜损伤,有研究表明,充足的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状态。例如,每天保证300-500克的绿叶蔬菜摄入。水果可选择富含果胶的苹果、香蕉等,果胶能在胃内形成保护屏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建议每天食用200-300克水果。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将蔬菜水果制作成合适的辅食,如蔬菜泥、水果泥等;老年人则需注意蔬菜水果的烹饪方式,避免过于生硬难以消化,可采用蒸煮等方式。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更应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以维持身体营养平衡,而男性也应遵循同样的摄入量标准,但需根据自身消化功能适当调整。有胃部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存在消化不良情况,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适当调整,确保既获取营养又不加重胃肠负担。
2.选择易消化的谷物:
主食可多选用小米、山药等。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熬制的小米粥易于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不会给胃造成过多负担。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种平补脾胃的药食同源食物,可将山药制成山药粥或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一般建议每天主食中这类易消化谷物占比约1/3-1/2。
儿童食用小米等谷物时,要注意烹饪至软烂,避免呛噎等情况;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相对缓慢,可适当增加这类谷物的摄入比例,但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均衡;女性在孕期或哺乳期可能需要更多能量,可合理搭配易消化谷物来满足身体需求;男性也应根据自身活动量等情况调整这类谷物的摄入量。有胃部病史者,如患有胃溃疡等合并情况,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易消化谷物的具体摄入量和烹饪方式。
二、食物的烹饪方式选择
1.采用蒸煮炖等方式:
蒸煮炖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且使食物质地柔软,便于消化。例如清蒸鱼,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通过清蒸的方式,能保证蛋白质不被过度破坏,同时减少油脂的摄入,减轻胃的消化负担。炖菜如冬瓜炖排骨,冬瓜性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排骨提供蛋白质等营养,炖煮后口感软烂,适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食用。
不同年龄人群在采用蒸煮炖方式时需注意细节,儿童的食物蒸煮炖要保证卫生且符合儿童口味偏好,避免添加过多刺激性调料;老年人要注意食材的软烂程度,确保易于咀嚼和消化;女性在选择蒸煮炖的食材时可根据自身营养需求进行搭配,如选择含铁丰富的食材进行炖煮以预防贫血;男性在蒸煮炖时可适当增加一些富含锌等元素的食材来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有胃部病史的患者,在蒸煮炖过程中要避免加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调料,严格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进行烹饪。
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1.远离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炎症反应。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不易消化,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导致胃部不适加重。过冷的食物如冰饮、冰镇水果等会使胃血管收缩,影响胃的血液循环,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过热的食物如滚烫的汤类、咖啡等会烫伤胃黏膜,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对于儿童,要严格禁止食用辛辣、油腻及过冷过热食物,因为儿童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刺激性食物更容易对其胃黏膜造成损伤;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衰退,更要注意避免这些刺激性食物,以防诱发胃部不适症状加重病情;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较为敏感,更应远离刺激性食物以维持胃部的正常功能;男性也应自觉避免这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必须严格杜绝这类刺激性食物的摄取,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病情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