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骨折发生超3周的骨折,成因有受伤未及时诊治、复位不佳未纠正等;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靠X线等诊断;治疗分保守与手术;儿童愈合再生强但骨骺骨折需防影响发育,老人愈合差且多基础病要控基础病防并发症,中青年愈合力较强但畸形愈合影响功能要重恢复功能并循序渐进康复训练。
一、陈旧性骨折的定义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后超过3周以上的骨折。骨折的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早期(3周内)骨折断端处于血肿炎症机化期等阶段,而超过3周后,骨折的修复进入到原始骨痂形成期等相对稳定但已过早期应急处理关键阶段的状态。
二、陈旧性骨折的形成原因
1.受伤当时未及时诊断治疗:比如一些轻微的骨折,患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受伤或者认为症状不严重而未及时就医,导致骨折没有得到早期的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就成为陈旧性骨折。例如,老年人轻微的腕部骨折,可能因为疼痛不剧烈而未及时就诊,数周后才发现,此时就属于陈旧性骨折。
2.骨折复位不佳后续未纠正:如果骨折在早期复位时没有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而之后又没有进行有效的再次复位纠正,随着骨折断端的纤维连接、骨痂生长等,就会形成陈旧性骨折。比如长骨骨折复位不良,后期即使想纠正也比较困难,逐渐发展为陈旧性骨折。
三、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受伤部位可能仍有疼痛、肿胀,尤其是在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能有轻度的畸形,这是因为骨折断端在不恰当的位置愈合导致的。例如,前臂陈旧性骨折可能出现前臂的成角畸形。
功能障碍:受伤肢体的功能受到影响,比如骨折在下肢,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活动范围受限等。
2.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是诊断陈旧性骨折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片可以看到骨折线,以及骨折断端的骨痂生长情况、对位对线情况等。例如,X线片上能清晰显示骨折断端是否有大量骨痂形成,骨折线是否模糊等。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陈旧性骨折诊断更有优势,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断端的细微结构等情况。
四、陈旧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如果陈旧性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尚可,骨折部位稳定,没有严重的功能障碍等情况,可以考虑保守治疗。比如一些儿童的陈旧性青枝骨折,可能通过石膏固定等保守方法促进愈合。但保守治疗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手术治疗:当陈旧性骨折存在明显的畸形愈合、骨折断端有分离、影响肢体功能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重新复位骨折断端,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例如,下肢陈旧性骨折导致严重成角畸形影响行走功能时,可能需要进行截骨矫形等手术。
五、不同人群陈旧性骨折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
特点: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较强,陈旧性骨折相对成人可能愈合相对较快,但如果是骨骺部位的陈旧性骨折可能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例如,儿童肱骨髁上陈旧性骨折可能导致肘内翻等畸形,影响上肢的生长和功能。
注意事项:儿童陈旧性骨折治疗时要更加关注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手术治疗要谨慎,尽量选择对骨骺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肢体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
2.老年人
特点: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陈旧性骨折愈合能力较差,而且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例如,老年人髋部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注意事项:老年人陈旧性骨折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全身情况,控制基础疾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鼓励老年人进行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指导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同时,老年人康复时间可能较长,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支持。
3.中青年
特点:中青年身体状况相对较好,陈旧性骨折如果治疗及时,一般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骨折畸形愈合可能会对肢体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中青年胫腓骨陈旧性骨折导致下肢力线改变,可能引起膝关节、踝关节的退变等。
注意事项:中青年陈旧性骨折治疗要注重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手术治疗后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和强度,以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