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鸣可通过呼吸训练、耳部按摩、运动锻炼、注意力转移训练等辅助改善,但耳鸣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深呼吸放松;耳部按摩有揉搓耳廓、按压耳周穴位;运动锻炼涵盖散步、慢跑;注意力转移训练包含音乐欣赏、阅读。
一、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患者取舒适体位,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尽量让气体充满腹部;呼气时,腹部收缩,缓慢将气体呼出,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调节身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对于部分神经性耳鸣患者可能有一定帮助,研究表明良好的呼吸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的氧气供应和神经调节状态,从而可能对耳鸣症状产生积极影响。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进行,儿童需在家长辅助下正确掌握呼吸节奏;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呼吸训练强度。
2.深呼吸放松: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慢慢吸气,让空气充满肺部,然后缓慢地呼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包括颈部、肩部等与耳鸣可能相关的紧张部位。每次深呼吸持续3-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深呼吸能缓解身体的紧张情绪,减轻因紧张焦虑可能加重的耳鸣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通过深呼吸放松来辅助改善耳鸣,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群,通过定期深呼吸放松有助于调节身心状态。
二、耳部按摩
1.揉搓耳廓:用双手轻轻揉搓耳廓,从耳尖开始,向下揉搓至耳垂,反复进行10-15次。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和穴位,揉搓耳廓可以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耳部的营养供应,对神经性耳鸣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各个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操作时要注意力度轻柔;对于耳部有炎症、外伤等情况的患者应避免过度揉搓耳廓。
2.按压耳周穴位:用手指按压耳周的一些穴位,如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等。以按压听宫穴为例,将手指放在耳屏前,张口时凹陷处即为听宫穴,用手指轻轻按压,每次按压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10-15次。按压耳周穴位可以刺激耳部相关神经和经络,调节耳部的功能状态,研究显示适当的穴位按压有助于改善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从而可能缓解耳鸣症状。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耳部手术史的患者,在按压穴位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刺激耳部。
三、运动锻炼
1.散步: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散步,如公园、小区道路等。每次散步时间可从15-2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60分钟,每天1-2次。散步属于有氧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耳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代谢状态,对于神经性耳鸣的自愈可能有帮助。儿童散步时家长要注意安全,选择平坦、安全的散步路线;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散步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速度和距离,避免过度劳累。
2.慢跑:身体状况较好的成年人可以进行慢跑锻炼,开始时慢跑时间不宜过长,可先从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15-30分钟,每周进行3-4次。慢跑能进一步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身体的氧气运输能力,有助于改善耳部的微循环,对神经性耳鸣的缓解可能有积极作用。但对于有膝关节疾病等问题的成年人,要谨慎选择慢跑,可考虑其他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替代。
四、注意力转移训练
1.音乐欣赏:选择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如古典音乐、自然音效音乐等,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音乐欣赏。通过专注于音乐,可以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减轻耳鸣带来的不适感。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儿童可选择一些节奏轻柔的儿童音乐,帮助放松身心;对于有听力障碍同时伴有耳鸣的患者,选择音乐时要注意音量适中,避免对听力造成进一步影响。
2.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沉浸在书籍的内容中,让注意力从耳鸣上转移开。每次阅读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一般20-30分钟为宜,每天可进行1-2次。阅读有助于丰富精神世界,缓解因耳鸣带来的焦虑情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可通过阅读进行注意力转移,儿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绘本等进行阅读,能在娱乐中转移注意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锻炼方法对于神经性耳鸣的自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如果耳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规范治疗,不要单纯依赖锻炼而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