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可通过观察症状表现(呕血、黑便、头晕乏力、心悸血压下降等)、结合病史(既往胃部疾病史、药物使用史)及就医检查(胃镜、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等)来判断,胃镜可直接观察胃内情况,血常规能了解贫血及凝血状态,粪便隐血试验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
一、观察症状表现
(一)呕血与黑便
1.呕血:胃出血时,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可能会呕出暗红色或咖啡色样物质。如果出血量大且速度快,可能呕出鲜红色血液。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后,与胃酸发生反应,血红蛋白被分解,从而改变了颜色。例如,当胃内出血量达到250-300ml时,就可能出现呕血症状。
2.黑便:黑便通常呈柏油样,质地黏稠。这是因为血液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变黑。一般来说,胃内出血量在50-100ml时,就可能出现黑便。但如果出血速度快、量多,黑便可能会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此时需要与下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二)头晕、乏力等全身表现
1.头晕:胃出血导致失血,会使循环血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尤其是突然站起时,头晕可能会加重。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可能存在脑血管基础病变,头晕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其脑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差。
2.乏力:由于机体供血不足,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女性在月经期间如果出现胃出血,乏力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因为本身月经期间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血,再加上胃出血,会加重贫血程度,导致乏力加重。
(三)心悸、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表现
1.心悸:当出血量较多时,心脏会代偿性加快搏动,以维持重要脏器的供血,患者会感觉心悸。此时触摸脉搏,可能会发现心率增快。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心悸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等心脏不适症状,因为心脏本身已经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再加上循环血量减少,心脏负担加重。
2.血压下降: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血压会逐渐下降。早期可能表现为收缩压正常或轻度下降,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减小;随着出血量进一步增多,收缩压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状态。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下降可能不明显,但一旦出现血压下降,往往提示出血量较大,病情较为严重。
二、结合病史判断
(一)既往胃部疾病史
1.消化性溃疡: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如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患者,是胃出血的高危人群。消化性溃疡的溃疡面会侵蚀血管,当溃疡较深时,就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例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球部溃疡容易侵蚀周围血管,胃溃疡患者的胃小弯附近溃疡也常累及血管。
2.胃炎: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存在慢性炎症、糜烂等病变,也可能出现胃出血。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胃黏膜变得脆弱,容易发生出血。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出血。
3.胃部肿瘤:胃部肿瘤,如胃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肿瘤表面容易发生坏死、溃疡,从而导致出血。例如,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侵犯血管时就可能引起胃出血。
(二)药物使用史
1.非甾体类抗炎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容易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老年人由于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因此发生胃出血的风险较高。
2.抗凝剂:服用华法林等抗凝剂的患者,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胃出血。特别是本身有胃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服用抗凝剂后,胃出血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比如,一位患有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同时合并有胃溃疡,就更容易发生胃出血。
三、就医检查辅助判断
(一)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出血最直接、准确的方法。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内的情况,明确出血的部位、原因等。例如,可以发现胃黏膜的糜烂、溃疡、肿瘤等病变。在进行胃镜检查时,还可以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如电凝止血、注射止血等。对于怀疑胃出血的患者,尤其是有明显呕血、黑便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此时胃黏膜的病变比较容易被发现。
(二)血常规检查
1.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胃出血导致失血,会引起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计数减少,出现贫血表现。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贫血的程度。例如,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存在贫血,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可以大致反映出血量的多少。一般来说,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大约相当于失血400ml左右。
2.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同时还可以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如果血小板计数过低或凝血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胃出血或影响胃出血的治疗和预后。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本身血小板数量减少,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包括胃出血。
(三)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微量的血液。如果试验结果呈阳性,提示存在消化道出血,但不能确定出血的部位是在胃还是肠道。不过,对于怀疑胃出血的患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结合其他症状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患者有黑便,但出血量较少时,呕血可能不明显,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就有助于提示胃出血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