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骨折发生超3周的骨折,成因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等及全身感染时的发热乏力等,诊断靠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儿童和老年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
成因方面
年龄因素:儿童骨折后愈合能力强,相对成人来说发生陈旧性骨折的概率较低,但如果儿童骨折后未得到及时正确处理,也可能发展为陈旧性骨折。例如儿童青枝骨折,若当时仅进行简单外固定,后期可能因活动等因素导致骨折端移位等情况,进而成为陈旧性骨折。成人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的血供、自身修复能力等会逐渐下降,发生陈旧性骨折的风险相对增加,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骨折后愈合更缓慢,更容易出现陈旧性骨折相关问题。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爱好者,如果骨折后没有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过早进行剧烈活动或不合理的活动,会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进程。比如运动员发生骨折后,若未按照康复计划逐步恢复训练,继续进行高强度运动,就容易使骨折发展为陈旧性骨折。而生活中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人群,骨折后由于活动减少,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也可能导致骨折愈合延迟,进而成为陈旧性骨折。
病史因素:有既往骨折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骨折时,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可能因之前骨折愈合不良等情况发生改变,而且自身的修复机制可能与初次骨折时有所不同,所以发生陈旧性骨折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例如曾有过股骨陈旧性骨折的患者,再次发生下肢骨折时,骨折愈合过程可能受到之前骨折遗留问题的影响,出现愈合异常等情况。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骨折部位可能仍有疼痛、肿胀,肿胀可能不如新鲜骨折时明显,但会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骨折处可能有畸形,如肢体短缩、成角等,这是因为骨折断端在愈合过程中没有达到良好的复位,长期错位愈合导致。还可能出现异常活动,虽然陈旧性骨折一般不像新鲜骨折那样有明显的反常活动,但在一些情况下,骨折端可能存在微动。局部皮肤可能有色素沉着,这是由于骨折后局部血液循环改变,长期淤血等因素导致。
全身症状:一般来说,单纯陈旧性骨折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陈旧性骨折合并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例如陈旧性骨折部位发生骨髓炎时,患者会有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同时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等表现。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陈旧性骨折常用的方法。通过X线片可以观察骨折线的情况,了解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情况,以及骨痂形成的程度和分布。可以看到骨折端可能有骨痂生长,但骨痂的形态、数量等可能异常,骨折线可能仍清晰可见或部分模糊。例如,陈旧性桡骨骨折在X线片上可见桡骨断端有骨痂形成,但骨折端对位不佳,存在一定的成角。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陈旧性骨折,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骨折断端的三维结构,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骨折的移位情况、骨痂的分布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比如骨盆陈旧性骨折,CT可以清晰地显示骨盆各骨的骨折断端情况,对于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能更好地显示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如是否存在软组织粘连、血肿机化等。在陈旧性骨折中,MRI可以发现骨折周围是否有异常的软组织信号,对于判断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有帮助。例如,陈旧性股骨骨折合并周围软组织粘连时,MRI可以显示粘连的范围和程度。
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如果陈旧性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骨折端稳定,且患者的功能要求不高,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继续外固定,根据骨折的部位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具,如石膏、支具等,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进一步愈合。同时可以配合一些物理治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但保守治疗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手术治疗:当陈旧性骨折存在明显移位,影响肢体功能,或者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骨折的解剖复位,重建骨骼的稳定性,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通过手术将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然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骨折不愈合等,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不同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
儿童陈旧性骨折: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陈旧性骨折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潜力。手术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生长影响较小的内固定方式,且术后康复训练要注重循序渐进,因为儿童的骨骼还在不断生长,过度的康复训练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例如儿童陈旧性肱骨骨折,若需要手术,应选择对骨骺影响小的内固定材料,术后康复训练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骨折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
老年陈旧性骨折: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在治疗陈旧性骨折时,手术治疗要考虑到骨质疏松对骨折固定的影响。可能需要选择更坚固的内固定方式,同时术后要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以提高骨骼的强度,促进骨折愈合和预防再次骨折。例如老年陈旧性髋部骨折,手术中可能需要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或内固定物来增强固定效果,术后要指导老年人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并注意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