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包括规律进餐(定时定量、注意饮食温度)、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果、适量优质蛋白、减少辛辣油腻刺激食物);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强度不同)、戒烟限酒(吸烟饮酒损伤胃黏膜,要戒烟限酒);定期体检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包括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不同人群体检频率不同)、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后规范治疗),以此预防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1.规律进餐
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过饱。研究表明,长期不规律进食会打乱胃肠道的消化节律,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功能。例如,早餐不吃会使胃酸分泌缺乏缓冲,直接刺激胃黏膜,增加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儿童应保证一日三餐按时进食,避免零食过量影响正餐食欲;成年人也应养成固定的用餐时间,如每天7-8点、11-12点、18-19点左右规律进餐。
注意饮食温度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冷的食物刺激胃黏膜。过烫的食物会损伤胃黏膜的上皮组织,使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过冷的食物则会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的消化功能。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要特别注意食物温度的把控。
2.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胃黏膜免受自由基的损伤;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一般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00克水果。不同性别在饮食结构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应遵循多吃蔬菜水果的原则。例如,女性可以选择在两餐之间吃一些水果作为加餐,男性可以在正餐中搭配更多的蔬菜。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在选择水果时要注意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品种,并控制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影响胃部健康。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于胃黏膜的修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但要注意选择低脂肪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减少高脂肪食物对胃的负担。例如,鱼类中的三文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同时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豆类可以选择豆腐、豆浆等形式,易于消化吸收。对于有肾脏病史的人群,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的消化负担;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等含有咖啡因等成分,会促进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长期大量食用这些食物会增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病风险。对于有吸烟、饮酒史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这类食物和饮品的摄入,因为吸烟和饮酒本身就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再加上刺激性食物的影响,会雪上加霜。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胃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例如,每天快走30分钟以上,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左右。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选择较为激烈的运动方式,如慢跑;老年人则更适合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30分钟。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人群,运动前应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因运动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2.戒烟限酒
吸烟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的血液供应,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功能,还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从而诱发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长期饮酒还会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措施。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应逐渐减少吸烟量直至戒烟;对于饮酒人群,要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约25毫升啤酒、10毫升葡萄酒或5毫升38度白酒)。有肝脏病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戒酒,因为酒精对肝脏和胃都有损害,双重损伤会加重病情。
三、定期体检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等相关检查。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等胃部疾病。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或有消化不良、上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如家族中有胃癌患者,应适当提前胃镜检查的时间。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频率也有所不同,年轻人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以每3-5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中年人则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相关检查。
2.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例如,食用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共用餐具等都可能导致感染。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要定期消毒。对于有儿童的家庭,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实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更要加强饮食卫生的管理,降低感染风险。一旦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以减少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预防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