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体重管理、避免加重负担活动)、物理治疗(热疗、冷疗、按摩、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有关节镜手术(适用于特定病变,术后康复循序渐进)、截骨术(针对力线不良患者,术后注意康复训练和保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终末期患者,术后康复重要且因年龄有差异)。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体重管理: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炎患者,减轻体重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体重每减轻1公斤,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可降低约4公斤。这能显著减缓膝关节软骨的磨损。例如,一项长期随访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下降5%-10%的患者,膝关节炎进展速度明显减慢。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饮食上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运动可选择散步、游泳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小的项目。
2.避免过度负重和损伤膝关节的活动:应尽量减少长时间站立、蹲起、爬山、上下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以上下楼梯为例,每上下一级楼梯,膝关节所受压力约为体重的3-4倍,长时间频繁进行会加速软骨磨损。患者可选择平路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替代。
(二)物理治疗
1.热疗:热疗可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常用的热疗方法有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热敷时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红外线照射则是通过特定的仪器发射红外线,穿透组织深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照射距离膝关节15-30厘米,每次照射20-30分钟。
2.冷疗:在急性炎症期或疼痛肿胀明显时,冷疗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可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3-4次,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在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一层毛巾。
3.按摩:专业人员的按摩可放松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按摩时手法要轻柔,主要围绕膝关节周围的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肉进行,按摩时间一般每次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
4.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可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如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患者平躺在床上,伸直腿部,将腿抬起离床面约15-30厘米,保持5-10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关节活动度训练可防止关节僵硬,如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坐在椅子上,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尽量达到最大范围,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训练强度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比如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组数和次数,老年患者则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造成损伤。
(三)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溃疡、胃出血等风险,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要注意此类药物对心血管的影响。
2.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可促进软骨修复。一般需要长期服用,疗程可能数月至半年不等。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氨基葡萄糖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部分氨基葡萄糖制剂可能含有一定糖分。
二、手术治疗方法
(一)关节镜手术
1.适应证:适用于膝关节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滑膜病变等情况的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小的切口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可清晰观察关节内部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清理游离体、修整损伤的半月板、切除病变滑膜等。手术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对于年轻患者,关节镜手术可有效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也可考虑该手术,但要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和获益。
2.术后康复: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一般术后1-2天即可开始进行简单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范围。康复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关节损伤。
(二)截骨术
1.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室病变为主,且存在下肢力线不良的膝关节炎患者。通过截骨手术纠正下肢力线,可使膝关节负荷重新分布,减轻病变间室的压力,从而缓解症状,延缓关节置换的时间。例如,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伴有膝内翻的患者,可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该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下肢力线情况精确设计截骨方案。不同年龄患者的手术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由于自身修复和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截骨术后效果可能更好。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过早负重。一般术后6-8周可逐渐部分负重,3-6个月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
(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1.适应证:适用于终末期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将病变的膝关节表面替换为人工假体,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相对较差但膝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等全身情况。
2.术后康复:术后康复至关重要,一般术后第1天即可开始进行踝关节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训练,术后1-2周可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训练,术后2-3周逐渐开始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不同年龄患者的康复进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来适应人工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