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股骨骨折可通过手法、牵引复位,采用小夹板、石膏、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要观察病情、护理皮肤,早期康复锻炼、定期复查,还需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特殊人群因素进行治疗和护理。
一、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
对于儿童股骨骨折,可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法。如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通过轻柔的牵引、旋转等手法恢复骨折端的对位。儿童股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或不全骨折,手法复位相对容易,利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好的特点,通过调整肢体位置来恢复正常解剖关系。例如,对于股骨干骨折,可在麻醉下进行,术者通过双手握住骨折两端,按照骨折移位的相反方向进行复位,利用肌肉的牵拉和骨骼的弹性来达到复位目的。
2.牵引复位
皮牵引:适用于3岁以下的儿童股骨骨折。利用胶布贴于患肢皮肤上,通过牵引重量来对抗肌肉收缩,使骨折逐渐复位。一般牵引重量不宜过大,根据儿童体重等因素调整,通常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左右。通过皮牵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使骨折端逐渐拉开,为后续的稳定创造条件。
骨牵引:对于3岁以上儿童,若手法复位困难或骨折不稳定,可采用骨牵引。常用的是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需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骨折情况进行调整,一般牵引重量约为体重的1/7-1/10。通过骨牵引可以准确地调整骨折端的位置,使骨折逐渐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
二、固定方法
1.小夹板固定
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儿童股骨骨折。根据患儿的大腿形状制作合适的小夹板,通过夹板的固定来限制骨折端的活动,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小夹板固定需要注意松紧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一般会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垫以棉花等衬垫,以保护皮肤,同时定期调整夹板的松紧度,适应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肢体的变化。
2.石膏固定
也是儿童股骨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将石膏绷带制成合适的石膏管型或石膏托固定在患肢,起到固定骨折端、限制活动的作用。石膏固定需要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进行塑形,确保对骨折端的稳定固定。但石膏固定相对较硬,需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和皮肤情况,防止出现石膏综合征或皮肤压疮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皮肤娇嫩,更要密切关注石膏边缘对皮肤的压迫情况。
3.外固定支架固定
在一些复杂的儿童股骨骨折中可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在骨折两端的骨骼上放置钢针,然后用外固定支架连接钢针来固定骨折端。这种固定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切开皮肤的情况下对骨折进行固定,减少了手术创伤,同时便于调整固定的力度和位置。但外固定支架固定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并且要定期对钢针部位进行护理,观察有无针道感染等情况。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护理方面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如果发现患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需要及时处理。同时,观察骨折固定部位的情况,有无松动、移位等。对于接受牵引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患儿,要定期检查牵引重量是否合适,外固定支架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
皮肤护理:对于采用皮牵引或石膏固定的患儿,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皮牵引的胶布部位,要观察有无过敏、破溃等情况;对于石膏固定的患儿,要避免石膏受潮、变形,定期检查石膏边缘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儿童皮肤娇嫩,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所以护理时要更加细心。
2.康复方面
早期康复锻炼: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可以开始进行患肢的肌肉收缩锻炼。例如,让患儿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活动范围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活动造成骨折端的损伤。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和范围,如进行膝关节、髋关节的屈伸活动等。康复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骨折愈合的情况进行调整,以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
定期复查:定期带患儿进行X线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在骨折后的1-2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点进行复查,根据骨折愈合的进度调整康复锻炼方案和固定方式等。儿童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要密切监测,确保骨折按照正常的愈合进程进行,避免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年龄因素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手法复位时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牵引治疗时,牵引重量的选择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防止牵引重量过大影响骨骼发育。康复锻炼时,要根据婴幼儿的依从性和发育情况进行调整,以游戏等轻松的方式引导其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
对于学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其参与度,向患儿讲解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鼓励其积极配合康复锻炼。但也要注意避免学龄儿童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过度活动,防止影响骨折愈合。
2.性别差异
一般来说,在儿童股骨骨折的治疗中,性别差异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影响不大,但在康复护理中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女孩可能对自身形象更加关注,在石膏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可能会有心理压力,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3.生活方式
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限制患儿的过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端移位。同时,要保证患儿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促进骨折愈合。对于长期卧床的患儿,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定期帮助患儿翻身、拍背等。
4.病史因素
如果患儿既往有骨骼发育异常等病史,在治疗儿童股骨骨折时要更加谨慎。需要综合考虑既往病史对本次骨折治疗的影响,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在复位、固定或康复锻炼等方面采取更加保守或特殊的措施,以确保骨折能够顺利愈合,同时避免对患儿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