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来源:民福康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常见脊柱疾病,由年龄、慢性劳损、外伤等致颈椎退变,有椎间盘、椎体等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多样,可通过影像学及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可通过保持良好姿势、加强锻炼等预防。

一、定义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劳损等因素导致颈椎椎体、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疾病。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也是引起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的重要原因。

二、发病机制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的椎间盘会逐渐发生退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这是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最基本的发病因素。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颈椎间盘含水量较高,弹性好,随着年龄增加,到30岁左右椎间盘开始出现退变迹象,50岁左右退变较为明显,60岁左右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表现。

(二)慢性劳损

长期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低头工作、看手机、伏案写作等,会使颈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椎间盘承受过大的压力,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同时也会使颈椎椎体之间的关节、韧带等受到过度牵拉,引起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变改变。例如,长期低头工作的办公室职员,由于颈部持续前屈,颈椎生理曲度可能会发生改变,增加了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病风险。

(三)外伤因素

急性颈部外伤可能会诱发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虽然一次急性外伤不一定会直接导致明显的退变,但它可能会破坏颈椎原有的稳定结构,为后续的退变埋下隐患。比如,颈部受到车祸、高处坠落等严重外伤后,即使当时没有出现明显的脊髓、神经损伤,但颈椎的椎间盘、椎体等结构可能已经受到损伤,随着时间推移,退变加速。

三、病理改变

(一)椎间盘退变

椎间盘的髓核脱水、萎缩,纤维环变性、破裂,导致椎间盘高度降低,椎间隙变窄。同时,椎间盘退变后对椎体的缓冲作用减弱,椎体之间的应力增加,进一步促进骨质增生等改变。

(二)椎体骨质增生

由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的骨膜受到牵拉,刺激骨膜下新骨形成,逐渐发展为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可发生在颈椎椎体的前缘、后缘及侧缘等部位。

(三)关节突关节退变

关节突关节的软骨磨损、退变,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生,导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引起颈椎的错位、半脱位等情况。

(四)韧带退变

颈椎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等会出现钙化、肥厚等退变改变,影响颈椎的稳定性。例如,后纵韧带钙化可能会压迫脊髓,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等严重并发症。

四、临床表现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这是较为常见的类型,由于增生的骨质、退变的椎间盘等压迫神经根,导致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疼痛可从颈部放射至肩部、上肢,甚至手指,麻木通常与疼痛部位一致,严重时可出现上肢肌肉萎缩。多见于长期从事颈部劳累工作的人群,如长期伏案的办公室人员等。

(二)脊髓型颈椎病

当颈椎退变导致脊髓受到压迫时,会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手部精细动作障碍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截瘫,多见于中老年人,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椎退变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起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心慌、胸闷等交感神经症状。这类患者的症状往往比较复杂,容易与其他系统疾病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退变的颈椎结构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在颈部活动时症状可能会加重,常见于有长期颈部不良姿势的人群。

五、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宽度、椎体骨质增生情况等。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呈前凸,当发生退变时,生理曲度可能变直、反弓等,椎间隙可能变窄,椎体边缘可见骨质增生。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颈椎骨质增生的部位、程度,以及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情况。对于判断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是否压迫脊髓等有重要价值。

3.MRI检查:对颈椎的软组织,如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显示效果更好,可以明确椎间盘退变、突出的程度,以及脊髓是否受压、受压的部位等,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等的重要手段。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颈部体格检查,如检查颈部的压痛部位、神经根牵拉试验(如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颈椎退变及病变的类型。例如,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提示神经根可能受到压迫。

六、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休息与制动:避免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适当休息,可使用颈托等进行短期制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托制动有助于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物理治疗:包括颈椎牵引、按摩、热敷、针灸等。颈椎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等的压迫;按摩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但按摩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加重脊髓损伤等;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例如,热敷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缓解疼痛、炎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等,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一定的营养神经作用。但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2.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如脊髓型颈椎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神经根型颈椎病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等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颈椎退变情况等综合判断。

(二)预防

1.保持良好姿势: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定时活动颈部,做颈部伸展运动等。例如,每工作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颈部,做仰头、左右侧屈、旋转等动作,每次活动5-10分钟。

2.加强颈部锻炼:适当进行颈部肌肉的锻炼,如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可以选择游泳等对颈部负荷较小但又能锻炼颈部肌肉的运动,游泳时头部经常后仰,对颈椎有一定的锻炼和保护作用。

3.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高度要适中,一般以一拳高(约10-15厘米)为宜,枕头的形状要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能够起到支撑颈部的作用,避免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影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

4.避免颈部外伤:在进行体育运动、工作等活动时,要注意保护颈部,避免颈部受到外伤。如进行球类运动、高空作业等时,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总之,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与年龄、劳损、外伤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关节软骨、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出现了退化损伤和反应性增生的情况。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怎么回事?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膝关节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可能与患者年龄较大、体重超重,或者受职业影响过度使用膝关节等原因有关。如果患者伴有先天性关节畸形、外伤、关节感染,或者患有代谢性疾病等情况,也可能会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压痛,或者骨摩擦音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关节周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是怎么造成的?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一般是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玻璃样变、网状变性,椎间隙压力增高,软骨变薄、钙化,局部形成骨刺,黄韧带增生肥厚、钙化、骨化或者患有先天性椎管狭窄等原因造成。如果患者伴有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长时间处于颠簸状态工作、体重超重或者骨细胞代谢异常等情况,可能会促进腰椎发生退行性病变。对于腰部疼痛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怎么治疗?
陶松年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可以延缓骨密度的流失,延缓骨质的退变和增生速度,预防病理性骨折。患者还可以服用氨基葡萄糖等保护关节的药物,必要时可以进行封闭治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平时应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游泳等,可以很好的增强体质。如果有关节疼痛,可以进行针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方法?
方加虎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调整生活方式、合理使用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等。 1.调整生活方式 患者需要在平时避免过度运动,减少关节的负重,能够帮助延缓病变的进程,若自身存在肥胖的现象,则需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2.合理用药 患者若出现明显疼痛的现象,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止疼类药物来缓解,比如布洛芬
什么是双侧髋关节积液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双侧髋关节积液是指双侧髋关节内液体积聚过多的现象。 双侧髋关节积液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包括外伤、感染性髋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等。双侧髋关节积液的症状可能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发热、跛行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就医,通过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观
双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怎么治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退行性骨关节病通常指骨关节炎,双膝骨关节炎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减少关节负重,并避免长时间跑、跳、蹲等动作,以减轻对关节的损伤。 2、药物治疗 膝关节疼痛明显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塞来昔布等镇痛类药物治疗,以缓解关节不适,改善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严重吗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若积极治疗通常不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则较为严重。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可延缓腰椎退变的进展,恢复腰椎的正常活动功能,对生活影响较小,正常情况下并不严重。若患者不积极治疗,病情持续发展,可能会引起关节损伤、腰椎畸形、骨膜炎等情况,
患有骨性关节炎怎么办
刘文广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性关节炎一般指退行性骨关节病,患病后可考虑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1、药物治疗 退行性骨关节病常会引起关节疼痛症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地塞米松等药物,可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2、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进一步做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关节融合术或人工
什么叫骨痹?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骨痹是中医病症名,西医上一般指退行性骨关节病。 风寒湿邪侵入骨骼,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骨骼营养不足可能会引起骨痹。另外,骨痹的发生还可能与患者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导致骨髓不充引起骨质脆弱有关。骨痹的患者可能会有骨骼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 骨痹的患者平时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受累关节过度负重,以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怎么治疗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量,减轻骨关节磨损程度,注意保证足够的休息,缓解骨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症状。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洛索洛芬钠、盐酸氨基葡萄糖、维生素D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病情。
退行性骨关节病怎么治疗
张长见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退行性骨关节病,膝关节比较多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阶梯性治疗。根据退变程度,早期病人可以采取物理疗法,经过中药塌渍、贴膏药、内服药物可以缓解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病程较重,膝关节变形较厉害,年龄在50岁左右,以及患者后续还要参加重体力活动,一般采取保膝治疗,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改变胫骨负重力线,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年龄偏大一些的患者,如
什么是退行性骨关节病
张毅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是老年性的退变、劳损,表现为骨质增生、软骨损伤等。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晨起晨僵等,还会表现为关节疼痛,会发生在多关节或是局部关节,疼痛的程度及范围与人的体型、受力、过度不适当的运动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
张毅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主要是三分治疗,七分关爱。首先如果是下肢骨关节病,要减少不必要的负重,适当的进行锻炼,建议膝、髋关节不跪少蹲。但如果是上肢骨关节病,多见于老年人,尽量不要用凉水,避免局部受凉,减少关节活动的次数。当然也不是说不动,而是要进行适当的活动,当然也可以用药物进行调理。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怎么治疗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治疗非常复杂,关节软骨出现破坏,有些关节面会出现塌陷,所以具体需要根据老年人的情况治疗。如果关节出现间隙变窄、股骨头塌陷严重,可能需要做关节置换,轻微的关节退变可以注射玻璃酸钠或者富血小板血浆,便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怎么治疗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老年人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多数是患有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首先要减少关节部位的负重活动,同时要注意保暖,在关节部位可以采用骨科洗药熏洗,配合针刺、艾灸,或者是定期在关内可以注入关节润滑剂,能够润滑关节,营养软骨,缓解减轻临床症状。
退行性骨关节病
高天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对于退行性骨关节病也属于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考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摩擦刺激引起,早期临床出现疼痛,肿胀以及关节积液,后期严重者会出现关节畸形。所以尽快先去骨科拍片子明确后积极对症治疗,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特别吃抗骨增生片能有效改善症状,后期出现畸形还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