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撕脱性骨折后通常会出现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具体是否能动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固定情况。

一般情况下,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距骨撕脱性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或支具固定。在固定期间,应尽量避免受伤的足踝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固定拆除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活动度、力量和平衡训练等,以恢复足踝的功能。
然而,对于有明显移位或不稳定的距骨撕脱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后的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足踝的功能也非常重要。
距骨撕脱性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影响足踝的长期功能。因此,在受伤后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