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脱位是指踝关节的胫骨远端、腓骨远端与距骨之间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关节面失去对合的一种损伤。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结构复杂且需承受体重及运动时的巨大应力,因此在外力作用下(如扭伤、跌倒、车祸等)易发生脱位。根据脱位方向,可分为内翻脱位、外翻脱位、前脱位和后脱位,其中内翻脱位最常见,多因足部内翻暴力导致距骨向外侧移位。患者常表现为踝部剧烈疼痛、肿胀、畸形,无法站立或行走,局部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脱位可能伴随骨折或韧带撕裂,称为“踝关节骨折脱位”,病情更严重。
治疗需及时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并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促进关节囊和韧带修复。若合并骨折或韧带严重损伤,需手术固定。康复期间需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早期规范治疗对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