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一般不需要停母乳,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缓解症状。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营养来源,富含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活性成分,对婴儿免疫系统发育至关重要。乳糖不耐受本质是肠道内乳糖酶活性不足,导致母乳中的乳糖无法完全分解,引发腹胀、腹泻等症状,而非对母乳本身过敏。若盲目停母乳改用无乳糖配方奶,可能增加肠道感染风险,且不利于母婴情感联结。临床建议优先尝试少量多次哺乳,通过减少单次乳糖摄入量降低肠道负担;或哺乳前5-10分钟口服乳糖酶,帮助分解乳糖;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无乳糖配方奶过渡,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步转回母乳。
若婴儿出现持续腹泻伴体重增长缓慢、脱水(如尿量减少、囟门凹陷)、血便或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性腹泻或其他疾病。日常喂养中应密切观察婴儿排便次数、性状及体重变化,避免自行停母乳或滥用止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