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是否传染分情况,感染性间质性肺炎中部分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有传染性,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引起的;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炎通常不传染,包括自身免疫性相关和环境因素相关的。
感染性间质性肺炎的传染性
病毒感染相关:例如由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具有传染性。以流感病毒为例,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传播。当流感病毒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进而引发间质性肺炎相关表现。对于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更高,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毒的抵御能力较弱。
细菌感染相关:部分细菌感染也可导致间质性肺炎且有一定传染性,像肺炎支原体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学校、军营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造成小规模传播。肺炎支原体可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健康人接触到被污染的飞沫后可能被感染,引发间质性肺炎,儿童由于活动范围相对集中,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更易相互传染。
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炎的非传染性
自身免疫性相关: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等自身免疫相关的间质性肺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肺部组织引起,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不具有传染性。这类患者的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紊乱,与病原体感染无关,所以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环境因素相关:长期接触粉尘(如煤矿工人长期接触煤矿粉尘、石棉工人长期接触石棉纤维等)、化学物质(如长期接触工业废气中的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对肺部的损伤,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不具有传染性。对于长期处于特定职业环境或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人群,需要注意防护,减少环境因素对肺部的损害,但这类间质性肺炎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