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糖皮质激素(如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祛痰药(如氨溴索),分别有各自的作用及适用、注意情况。
一、支气管扩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可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支气管扩张,缓解喘息症状。有研究表明,沙丁胺醇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通气功能,增加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等指标。适用于多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但对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谨慎,因为可能引起心悸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儿童使用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2.抗胆碱能药物:例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异丙托溴铵能有效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阻力,改善呼吸困难症状。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口干、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应密切观察。儿童使用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像布地奈德气雾剂,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长期使用布地奈德能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次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于伴有重度气道炎症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较为适用,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
三、祛痰药
1.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研究表明,氨溴索可显著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的排出效率,改善咳嗽、咳痰症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肝肾功能,儿童使用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