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需询问月经周期、经期时长、经量变化、异常阴道出血表现及伴随症状等不同年龄人群有差异;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等查子宫大小等但可能漏诊;经阴道超声为常用初步筛查可显示宫腔情况但对部分息肉显示不精准,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了解宫腔等但准确性略低;宫腔镜是诊断金标准能直接观察病变及活检;病理检查对息肉组织分析明确性质确诊并判断生物学行为。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月经相关情况,包括月经周期(如月经提前、推迟或紊乱)、经期时长、经量变化,有无非经期阴道出血、性交后出血等异常阴道出血表现,同时了解是否存在不孕、白带增多等伴随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育龄期女性需关注不孕与息肉的关联,更年期女性则要重视绝经后阴道出血这一危险信号,因其可能提示不良病变风险。
二、妇科检查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大小、形态及附件情况,部分患者可发现子宫颈或子宫体存在赘生物,但该检查受限于息肉大小与位置,可能出现漏诊情况,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三、影像学检查
1.经阴道超声:为常用初步筛查手段,可清晰显示宫腔内情况,表现为宫腔内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晰,有蒂或无蒂,能初步判断息肉的位置、大小等,但对较小或特殊位置的息肉显示可能不够精准。
2.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了解宫腔形态及输卵管情况,若存在息肉可表现为宫腔内充盈缺损,不过其准确性相对经阴道超声略低。
四、宫腔镜检查
为诊断子宫息肉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清晰呈现息肉的数量、大小、位置及形态,还可在宫腔镜下直接获取组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怀疑有子宫息肉者应优先选择宫腔镜检查。
五、病理检查
对宫腔镜下获取的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息肉是良性增生还是存在恶变倾向等,通过病理检查可确诊子宫息肉并判断其生物学行为,是确诊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