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舟骨骨折后需固定制动,儿童和成年人固定要求不同;要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回流;避免过早活动;定期复查了解愈合情况;注意营养均衡保证骨折愈合;注意腕部保暖避免受凉。
抬高患肢
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例如在休息时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使腕部处于抬高位置。对于老年人,本身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抬高患肢对于减轻腕部肿胀、促进骨折恢复更为重要,同时要注意抬高的角度要合适,避免过度抬高导致不适。
避免过早活动
骨折后不能过早进行腕部的活动,比如不能过早地进行握拳、屈伸手腕等动作,否则可能会导致骨折端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在康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工作中腕部活动较多,更要严格遵守避免过早活动的要求,防止骨折愈合不良。
定期复查
要按照医生安排定期进行X线等检查,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在骨折后的1-2周、1个月、3个月等不同时间节点进行复查。儿童患者因为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复查频率可能会相对高一些;而老年人骨折愈合较慢,也需要按时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
注意营养均衡
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骨折愈合。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维生素对于骨骼代谢等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多吃牛奶、鸡蛋、鱼虾、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素食者,要特别注意合理搭配饮食,确保营养充足;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和摄入量。
注意保暖
腕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利于骨折恢复。在季节变化时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对寒冷更为敏感,更要注意腕部的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