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红肿热痛、窦道形成,全身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起病急全身症状突出,老年人全身症状不典型局部隐匿且易反复发作,糖尿病患者感染不易控制、伤口难愈合。
窦道形成:慢性骨髓炎时,病变部位可能会形成窦道,窦道内会有脓性分泌物排出,有时还可见死骨排出。窦道周围皮肤可因长期受到炎性刺激而出现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改变。
全身症状
发热:急性骨髓炎患者通常会有全身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呈弛张热型,即体温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可达2℃左右,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这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全身性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所致。儿童患者相对成人可能更易出现高热,且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
乏力、食欲减退:患者全身感染后,会出现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也会明显减退,这是因为感染消耗机体能量,影响了正常的代谢和消化功能。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感染后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恢复相对较慢。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骨髓炎往往起病较急,全身症状相对更突出,除了高热外,可能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由于儿童骨骼的特点,感染容易在骨髓腔内扩散,且儿童表述病情的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肢体活动情况,若儿童拒绝活动某一肢体,要高度警惕骨髓炎的可能。
老年人:老年人骨髓炎全身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但局部症状可能相对隐匿。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骨髓炎的预后,且感染后恢复较慢,容易反复发作,形成慢性骨髓炎。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髓炎时,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感染不易控制,局部炎症反应可能更重,且伤口愈合困难,窦道形成后难以愈合,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积极治疗骨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