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性骨折可能出现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有应力相关活动后休息数天甚至数周仍不减轻或加重,儿童更需重视)、局部肿胀压痛明显(不同性别和生活方式人群出现需关注)、活动受限(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人群出现需重视),少数情况有肢体畸形(既往有骨骼相关疾病史出现相关症状风险更高),出现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
年龄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相对脆弱,在过度运动后出现肢体疼痛且不缓解时,更需重视,因为儿童应力性骨折可能容易被忽视,但潜在风险较高。
局部肿胀、压痛明显
具体情况:受伤部位出现肿胀,用手按压时有较为明显的疼痛,这可能是应力性骨折的表现。比如足部应力性骨折时,足底部可能会肿胀,按压有明显痛感。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从事的运动项目不同,比如男性可能更多参与高强度的对抗性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相关运动,女性可能有特殊的运动习惯,在运动后出现局部肿胀压痛时都需要关注。
生活方式:对于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重复性运动的人群,如专业运动员、舞蹈演员等,出现局部肿胀压痛更应及时就医排查应力性骨折。
活动受限
具体情况:受伤肢体不敢正常活动,比如腿部应力性骨折时,可能无法正常行走、站立,手部应力性骨折时无法正常抓握物品等。
年龄因素:儿童活动受限可能表现为不愿意使用受伤肢体玩耍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肢体活动情况。
生活方式:对于有特定运动爱好或职业性运动需求的人群,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日常训练或工作,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为应力性骨折。
肢体畸形(少数情况)
具体情况:某些严重的应力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肢体出现畸形,虽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需立即就医。例如长骨的应力性骨折严重时可能会有轻度的弯曲等畸形表现。
病史因素:如果既往有骨骼相关疾病史,如骨质疏松等,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发生应力性骨折的风险更高,更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