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痢疾有胃肠道症状(频繁腹泻、大便黏液脓血、阵发性腹痛)、全身症状(发热、精神状态改变)及其他表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家长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并注意护理。
胃肠道症状:
腹泻:宝宝会频繁排便,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每天十几次甚至更多。大便性状多为黏液脓血便,即大便中带有黏液和脓血,这是痢疾比较典型的表现,因为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从而出现脓血便。例如,大便可能是果酱样或者带有明显的红色血丝和黏液。
腹痛:宝宝可能会出现阵发性的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尤其是在排便前可能会因腹痛而烦躁,排便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不久又可能再次出现腹痛。这是由于肠道蠕动增强以排出脓血便,引起肠道痉挛导致腹痛。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宝宝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甚至可能更高。这是因为机体对痢疾杆菌的感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发热。一般来说,病情越重,发热可能越明显。
精神状态改变: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如果病情较重,可能会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等表现,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影响了宝宝的整体状态,能量消耗增加以及毒素的吸收等都可能导致宝宝精神状态不佳。
其他表现:
脱水表现:如果腹泻和呕吐较严重,宝宝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唇干燥、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这是因为大量体液丢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就会导致脱水,对于宝宝来说,脱水可能会影响其血液循环和各器官的功能,需要及时处理。
电解质紊乱:长期腹泻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表现为宝宝精神不振、四肢无力、腹胀等。因为腹泻会丢失大量的电解质,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对于宝宝拉痢疾的情况,家长要高度重视,因为宝宝年龄小,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大便培养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给宝宝适当补充水分,预防脱水,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