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尿布疹真菌感染是尿布覆盖区域因潮湿温暖利于真菌滋生致皮肤炎症,病因有尿布区长期潮湿、皮肤屏障因摩擦浸渍受损等,症状为尿布覆盖部位红斑、丘疹等且局部瘙痒,主要依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可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局部护理需保持清洁干燥,用外用抗真菌药要遵儿科安全原则,预防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皮肤摩擦,特殊人群要注意不用刺激性强清洁产品且及时就医勿滥用药。
一、定义与病因
小孩尿布疹真菌感染是指尿布覆盖区域因潮湿、温暖环境利于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滋生,导致皮肤发生的真菌感染性炎症。其病因主要包括:尿布区域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皮肤屏障功能因频繁摩擦、浸渍受损,加之儿童皮肤娇嫩,易为真菌提供繁殖条件。
二、症状表现
患儿尿布覆盖部位可见红斑,边界清晰,红斑基础上可出现丘疹、小水疱,严重时可有渗液、脱屑等表现,局部瘙痒明显,儿童可能会频繁搔抓。
三、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初步判断,进一步可通过真菌镜检(刮取病变部位皮屑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菌丝或孢子)或真菌培养明确病原菌,以确诊真菌感染。
四、治疗原则
(一)局部护理
保持尿布区域清洁干燥是基础,应勤换尿布,用温水清洗局部后轻柔擦干,可适当让皮肤暴露于空气中,促进干燥。
(二)抗真菌治疗
可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软膏等,但需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五、预防措施
(一)皮肤清洁与干燥
每次更换尿布时用温水清洗臀部,清洗后彻底擦干,可使用吸水性好的尿布或纸尿裤,避免尿液、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
(二)减少皮肤摩擦
选择柔软、宽松的尿布或衣物,避免过紧的尿布对皮肤造成摩擦,降低皮肤屏障受损风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皮肤娇嫩,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若出现尿布疹真菌感染,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处理,家长切勿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药物,以保障儿童皮肤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