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体格检查有直腿抬高试验及感觉、运动和反射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CT、MRI,分别从不同方面显示腰椎情况;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儿童及老年患者检查有特殊注意事项。
感觉、运动和反射检查:检查下肢的感觉,看是否有减退、过敏等情况;检查肌肉力量,观察有无肌力下降;检查膝反射、跟腱反射等,了解神经反射情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能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异常。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观察腰椎的形态、椎间隙宽窄、椎体骨质增生等情况,有助于初步了解腰椎的结构变化,如可见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但X线对椎管内的软组织结构显示不佳。
CT检查:能清晰显示椎管的形态、椎管狭窄的程度、椎间盘突出情况、黄韧带肥厚等,可发现椎管内的骨性狭窄及软组织病变,对于诊断腰椎管狭窄症有重要价值,能明确椎管的矢状径、侧隐窝宽度等指标,正常腰椎椎管矢状径约15-25mm,小于12mm可考虑为椎管狭窄。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全面观察腰椎管内的脊髓、神经根、椎间盘等结构,能清晰显示脊髓受压的情况,明确椎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还能发现脊髓有无变性等病变,是诊断腰椎管狭窄症较为准确的影像学方法,可直观看到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形态学改变。
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来判断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可出现所支配肌肉的失神经电位等异常表现,有助于评估神经损害的程度和范围。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了解神经传导速度是否减慢等情况,辅助判断神经根受压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情况。
对于儿童患者进行检查时,要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在符合检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检查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耐受情况,必要时调整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