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房颤脑梗塞后心脏骤停患者需立即启动急救系统进行心肺复苏,尽快用AED电除颤,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复苏后积极处理房颤和脑梗塞,特殊人群需特殊对待,且要密切观察患者复苏后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
电除颤
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AED,应尽快使用。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若提示需要电击除颤,应按照AED的提示进行操作。房颤导致的心脏骤停有时可能需要电除颤来恢复窦性心律。
高级生命支持
气道管理: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及时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等,以保证有效的通气和氧供。对于有房颤脑梗塞病史的患者,气道管理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因气道问题影响复苏效果。
药物治疗:可根据情况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肾上腺素能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提升血压等作用来帮助恢复心跳。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复苏指南,并且要考虑患者的基础病史等因素,比如房颤患者使用某些药物可能需要特别权衡利弊。
原发病治疗
房颤的处理:在心脏骤停复苏后,需要积极处理房颤。可能需要进行心律转复,如药物转复(常用胺碘酮等药物)或电转复等。对于有脑梗塞病史的患者,心律转复时要注意抗凝等问题,因为房颤患者容易形成血栓,转复心律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加重脑梗塞等情况,所以需要评估患者的抗凝状态,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处理。
脑梗塞的评估与处理:同时要对脑梗塞进行评估,比如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等,根据脑梗塞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在合适的时间窗内考虑溶栓等治疗(但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心脏骤停复苏后的情况等)。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肋骨骨折等损伤;儿童患者则要严格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在复苏及后续治疗中要兼顾基础疾病的管理,比如血糖的监测与调控等,因为高血糖或低血糖都可能影响复苏效果和后续的恢复情况。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复苏后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