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神经损伤后有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及肩部形态改变等表现,运动上有肩部外展受限、肌肉萎缩;感觉上是肩部外侧感觉减退或消失;还会出现肩部塌陷的形态改变
运动功能障碍:
肩部外展受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三角肌是肩部外展的主要肌肉,腋神经损伤后,三角肌麻痹,患者肩部外展功能明显受限,一般主动外展幅度会显著减小。例如,正常情况下可以轻松完成的将手臂外展与身体呈水平状态的动作,腋神经损伤患者难以完成。在儿童群体中,若存在产伤等导致的腋神经损伤,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运动发育,比如在学习抬手、摆臂等动作时会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对于有基础疾病导致腋神经损伤的成人患者,其日常的穿衣、梳头(需要肩部外展配合)等动作都会受到影响。
肩部肌肉萎缩:由于三角肌长期失用,会逐渐出现肌肉萎缩,表现为肩部外观上的消瘦,三角肌部位变得扁平。这种肌肉萎缩在病程较长的腋神经损伤患者中更为明显,随着时间推移,萎缩程度可能会加重,进一步影响肩部的功能状态。
感觉功能障碍:
肩部外侧感觉减退或消失:腋神经还支配肩部外侧的皮肤感觉,损伤后患者肩部外侧区域会出现感觉异常,如感觉减退,对痛觉、温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完全丧失感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感觉障碍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通过观察其对肩部外侧刺激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感觉异常,而成人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自身的感觉变化情况。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引发腋神经损伤的患者,本身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的基础可能会使感觉障碍的表现更复杂,恢复也相对更困难。
肩部形态改变:三角肌萎缩会导致肩部外形改变,出现肩部塌陷的现象,与对侧正常肩部对比,患侧肩部明显扁平、塌陷,影响肩部的外观美观,这对于注重自身形象的人群尤其是成年人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同时也提示腋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能较深。在儿童患者中,肩部形态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身体发育过程中的外观协调性,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及时评估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