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及特殊人群表现上有区别,感冒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无特定聚集性发病指向、血常规等炎症指标无明显升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特殊人群症状需特殊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样,部分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体温可高可低,有的为低热,有的为高热,部分人还会伴有干咳、乏力等症状,少数人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部分人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较严重表现。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可能与成人有差异,有的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差、呼吸急促等。
流行病学史方面
感冒: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全年均可发病,多因受凉、劳累等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发病,没有明确的特定人群聚集性发病的强烈指向,接触普通感冒患者后不一定会被传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相关性,若近14天内有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感染风险明显增高。比如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方面
感冒:一般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多无明显升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呈阳性结果,这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另外,部分患者血清学检查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在区分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时需更加谨慎。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关注其体温、呼吸、血氧等情况;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原有的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所以这类人群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