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滑囊炎可治愈,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儿童慎用)、手术治疗(保守无效且影响生活者,切除病变滑囊,术后康复),治疗中要选合适方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
休息与制动:减少患足的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剧烈运动,让跟骨滑囊得到充分休息,这有助于炎症的消退。例如,对于经常需要长时间行走的职业人群,如快递员等,患跟骨滑囊炎后应尽量减少工作中的行走时间,多休息。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跟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式也可应用,超短波治疗通过电磁场作用于跟部,改善局部组织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红外线则能深入组织,促进炎症吸收。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口服布洛芬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但儿童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且无其他更好替代方案时谨慎使用,因为儿童使用可能存在胃肠道反应等风险。局部外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乳膏,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也可使用,其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相对全身用药副作用较小,但皮肤敏感者使用时需观察有无过敏等反应。
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滑囊反复炎症发作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过3-6个月规范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缓解的慢性跟骨滑囊炎患者。
手术方式:主要是切除病变的滑囊。手术过程中要彻底清除炎症滑囊组织,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复,康复期间要遵循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恢复。
跟骨滑囊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硬底、过紧的鞋子,以减少对跟部滑囊的刺激。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更加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炎症的恢复,在治疗跟骨滑囊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