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心综合征是因胆道系统疾病致心脏不适的症候群,有类似冠心病症状及胆道疾病表现,不同人群均可发病,胆道疾病史等是诱因;胆心反射是胆道手术中因牵扯胆囊等致心率减慢等心血管反应,由胆道神经末梢受刺激经迷走神经传导引起,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胆道疾病病史等会影响其发生。
一、胆心综合征
(一)定义
胆心综合征是指因胆道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心脏不适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胆道疾病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胆道系统与心脏的神经支配有共同的脊髓节段(第5-9胸髓节段),胆道病变产生的冲动可通过内脏神经反射途径,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二)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等病变。同时还伴有胆道疾病的表现,如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均可发病,有胆道疾病病史或相关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脂饮食等)的人群更易发生。例如,中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相对更容易出现胆道疾病相关问题,进而引发胆心综合征。
二、胆心反射
(一)定义
胆心反射是指胆道手术时,由于牵扯胆囊,或探查胆道时所引起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甚至心搏骤停等一系列心血管反应。其发生是因为胆道系统的神经末梢受刺激后,通过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传导至中枢,再经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引起心脏的反应。
(二)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当胆道手术中刺激胆道部位时,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减慢,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年龄方面,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刺激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胆心反射的耐受能力较差。性别上,一般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激素水平影响下,胆道疾病的发生情况可能与男性不同,进而间接影响胆心反射的发生。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可增加胆道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增加胆心反射发生的可能性。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其胆道系统对刺激的敏感性更高,更容易诱发胆心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