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髂骨致密性骨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热敷、红外线照射);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不同人群不良反应;一般不手术,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手术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避免烫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需要密切关注温度,防止烫伤。
红外线照射:红外线能够穿透皮肤,深层加热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照射距离一般为30-50厘米,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天1-2次。不同年龄和皮肤状况的患者,照射时需要调整合适的距离和时间,儿童皮肤薄,红外线照射时间可适当缩短;老年人皮肤老化,也需注意时间和距离。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常用的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儿童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以及胃肠道功能减弱等情况,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也需要密切监测,警惕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双髂骨致密性骨炎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经过长期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出现严重的顽固性疼痛、活动受限等,在充分评估后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髂骨耳状面融合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例如,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症状仍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考虑手术。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不同,儿童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谨慎的评估;老年人手术风险也因基础疾病等因素而增加,手术前需要对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