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疾病,90%以上由病毒引起,病因有年龄和环境因素,症状分局部和全身,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护理包括一般、对症治疗及特殊人群关注。
病因方面
年龄因素:宝宝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呼吸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婴幼儿鼻腔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感染时易充血肿胀出现鼻塞;喉部相对狭窄,炎症时易导致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
环境因素:如果宝宝生活的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染等,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比如在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宝宝频繁出入容易受凉,从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表现
局部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是常见的鼻部症状,婴幼儿可能因鼻塞而出现张口呼吸、拒奶等情况。咽部症状有咽痛、咽痒,小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流口水等。
全身症状:大多起病较急,可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低热较为常见,但部分宝宝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感染较重时可出现高热,甚至引起惊厥。还可能伴有烦躁不安、哭闹、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宝宝的咽部,看是否有充血、扁桃体是否肿大等情况,同时检查鼻腔、喉部等部位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一般病毒感染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会升高。必要时还可进行病毒抗原检测等明确病原体。
治疗与护理
一般治疗:让宝宝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室内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若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宜的退热药物(但需注意低龄儿童用药禁忌)。鼻塞严重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缓解鼻塞症状。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一旦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高热不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因为小婴儿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很快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等严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