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症状有月经周期紊乱(如月经提前、推迟、闭经后不规则出血等)、经期延长(超过10天以上)、经量异常(包括经量过多及相对少见的经量过少),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还会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影响生长发育、学习和生活。
月经周期紊乱:
表现为月经提前、推迟或闭经后不规则出血等。青春期女孩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可能被打破,月经来潮的时间没有规律可循。例如,原本28-30天来一次月经,可能会提前到20天左右来一次,或者推迟到40天以上才来,也可能会出现长时间不来月经(闭经)后突然大量出血的情况。这是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卵泡发育、排卵等过程异常,进而影响月经周期的调控。
经期延长:
正常月经经期一般为3-7天,而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期可延长至10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比如,月经来潮后,出血持续10天仍未干净,且出血量时多时少。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在异常的激素调节下,不能正常完整地脱落,或者修复过程受到影响,导致子宫内膜持续处于出血或修复不完全的状态。
经量异常:
经量过多:月经量明显增多,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会出现大量阴道出血,甚至导致贫血。例如,使用的卫生巾或卫生棉条需要频繁更换,1-2小时就需要更换一次,且可能伴有大血块。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受激素影响过度增生,脱落时出血量大。
经量过少: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出现月经量明显少于正常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不如经量过多常见。经量过少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引起。
贫血相关症状:
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短等症状。因为慢性失血会使身体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例如,患者在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快走后会明显感觉心慌,休息后才能缓解;面色看起来比较苍白,没有红润的色泽。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来说,贫血还可能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学习和生活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