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可急可缓有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热咳嗽等表现不同年龄体质病原体影响症状有差异诊断需详细询问病史结合查体经实验室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胸部X线或CT见斑片状阴影辅助诊断治疗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一般治疗及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或对症支持治疗有缺氧吸氧发热非药物干预且需考虑特殊人群病情及用药风险。
一、临床表现
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可急可缓。急骤起病者初期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随后出现发热,热型多样,可为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数患儿伴有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有痰,婴幼儿症状多较重,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查体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不同年龄、体质及病原体影响下表现有差异,如新生儿、小婴儿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反应差、拒奶等。
二、诊断
(一)病史与症状体征评估
详细询问起病情况、发热及咳嗽等症状的出现时间与特点,结合查体发现的呼吸急促、肺部湿啰音等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
2.病原学检查:可取痰液、咽拭子等进行病原学检测,如病毒抗原检测、细菌培养等,以明确病原体,指导后续治疗。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是诊断支气管肺炎的重要依据,可辅助了解病变部位、范围等。
三、治疗
(一)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患儿多休息,给予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时清除鼻痂、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药物治疗
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药物,若为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有缺氧表现的患儿给予吸氧,出现发热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低龄儿童需谨慎用药,充分考虑其特殊生理特点及用药风险。特殊人群如婴幼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新生儿要结合其特殊生理状况评估治疗风险,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则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及治疗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