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胃炎症状缺乏特异性,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含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有胃黏膜保护剂、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改善胃肠动力药物等,需据患儿具体症状综合采取治疗措施并关注病情变化,用药要考虑小儿生理特点确保安全有效。
一、小儿慢性胃炎的症状
小儿慢性胃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不同年龄段表现略有差异。婴幼儿多表现为呕吐、食欲差、反复腹痛等,腹痛部位不确切,多为脐周痛,疼痛程度不一;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症状相对典型些,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反酸等表现,疼痛具有周期性、节律性不明显的特点,可能与儿童表述不清及病情特点有关。
二、小儿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需注意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鼓励患儿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以减轻胃肠负担,这对于小儿慢性胃炎的恢复至关重要,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可能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生活方式调整: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等不良生活行为,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调节患儿的胃肠功能,促进身体恢复。
2.药物治疗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胃黏膜修复。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于有反酸、腹痛等症状较明显的患儿,可使用H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等,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这类药物能抑制胃酸分泌,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不适症状,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
改善胃肠动力药物:若患儿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动力不足表现,可使用多潘立酮等药物,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对于小儿慢性胃炎的治疗,应根据患儿具体症状综合采取治疗措施,同时要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如年龄较小的患儿用药需更加谨慎,严格遵循用药原则,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