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不是上火引起,是睑板腺出口阻塞致分泌物潴留刺激周围组织的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发病与睑板腺功能异常、慢性炎症刺激相关,表现为眼睑皮下无痛性肿块,小的可自吸收,大的或有症状需热敷,长期不消退或感染需手术,要注意眼部卫生及良好生活习惯预防。
睑板腺功能异常:睑板腺分泌旺盛或腺管上皮细胞过度角化等原因可导致睑板腺出口阻塞。例如,青春期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可使睑板腺分泌增加,青少年发生霰粒肿的概率相对较高,这与雄激素导致的睑板腺功能变化有关。对于成年女性,若处于生理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影响睑板腺功能,增加霰粒肿的发病风险。
慢性炎症刺激:眼部的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等疾病可累及睑板腺,引起睑板腺导管炎症,进而导致导管狭窄或阻塞。比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若不注意眼部卫生,容易引发眼部慢性炎症,从而增加霰粒肿的发生几率。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用眼过度的人群,眼部疲劳易导致眼部抵抗力下降,也更易受到慢性炎症的影响而诱发霰粒肿。
临床表现与应对
症状表现:霰粒肿通常表现为眼睑皮下无痛性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黄豆甚至更大。肿块对应的眼睑皮肤一般无红肿、疼痛等急性炎症表现,但较大的霰粒肿可能会引起眼睑沉重感。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眼睑上有可推动的肿块,若不及时处理,霰粒肿可能会继发感染,此时眼睑会出现红肿、疼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孩子可能会出现揉眼、哭闹等不适。
诊断与治疗:医生通过眼部检查即可诊断霰粒肿。较小的无症状的霰粒肿有时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对于较大的或有症状的霰粒肿,可能需要进行治疗,如局部热敷,通过热敷可以促进睑板腺分泌物的排出,缓解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孩子娇嫩的皮肤。如果霰粒肿长期不消退或继发感染,则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霰粒肿的发生与上火并无直接关联,了解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霰粒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眼部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关注眼部健康,预防霰粒肿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