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胃肠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感染途径包括经口摄入污染食物水、密切接触等,症状有消化道的呕吐、腹泻、腹痛,及全身的发热、精神萎靡等,严重时需及时就医,要让宝宝多休息、补水、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一、原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类型:引起胃肠型感冒的病毒主要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这些病毒可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人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例如,在幼儿园等儿童密集场所,病毒容易通过密切接触、飞沫传播等方式在儿童之间传播。
2.感染途径:经口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是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比如,儿童可能因食用了不洁净的水果、蔬菜,或者饮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而感染。另外,与患有胃肠型感冒的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玩具等,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感染。
二、症状
(一)消化道症状
1.呕吐:较为常见,宝宝可能会频繁出现呕吐现象,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胃内压力升高引起呕吐。例如,有的宝宝可能一天呕吐数次。
2.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可为稀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等。病毒感染导致肠道黏膜受损,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失调,水分和电解质不能正常吸收,从而引起腹泻。年龄较小的宝宝可能腹泻次数更频繁,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
3.腹痛:宝宝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拒按腹部等情况,腹痛是由于胃肠道痉挛或炎症刺激引起。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宝宝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中度发热甚至高热。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感染的一种反应,但持续高热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影响新陈代谢等。
2.精神萎靡:宝宝可能表现出精神不佳、烦躁、不爱玩耍等情况,这与身体不适、发热等因素有关。因为身体处于不适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宝宝的体力和精力受到影响。
对于宝宝胃肠型感冒,家长需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若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如尿量明显减少、皮肤干燥、囟门凹陷等)、高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让宝宝多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