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时呼吸频率异常表现为急性呼衰常呼吸急促慢性呼衰频率渐变;呼吸节律异常有潮式呼吸因中枢兴奋性低见于中枢神经疾病间停呼吸因中枢严重抑制多见于中枢神经疾病;呼吸深度改变包括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的深大呼吸和慢阻肺Ⅱ型呼衰时的浅慢呼吸;不同人群中儿童呼衰呼吸频率变化更明显老年人呼吸功能减退呼衰时节律异常等更易出现且代偿差。
一、呼吸频率异常
呼吸衰竭时呼吸频率可出现改变。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每分钟可超过20次甚至更快,这是机体试图通过增加通气量来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代偿表现;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可能逐渐发生变化,如由正常逐渐变为增快或减慢等。
二、呼吸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其发生机制是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2.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这也是由于呼吸中枢严重抑制所致,同样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三、呼吸深度改变
1.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表现为呼吸深而规则。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体内酸性物质增多,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深大呼吸,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维持酸碱平衡。
2.浅慢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Ⅱ型呼吸衰竭时,患者呼吸可能较浅慢,这与患者肺部通气功能严重受限,机体代偿能力相对减弱有关,此时机体通过浅慢呼吸来尽量维持基本的气体交换。
四、不同人群呼吸特点差异
1.儿童:儿童呼吸衰竭时呼吸频率变化更为明显,因儿童呼吸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对呼吸的调节能力较弱,一旦发生呼吸衰竭,呼吸频率异常可能更早出现且变化更显著,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节律等变化。
2.老年人:老年人呼吸功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呼吸肌力量减弱,肺弹性降低,在发生呼吸衰竭时,呼吸节律异常等情况可能更易出现,且代偿能力相对较差,呼吸特点的异常表现可能更为突出,需格外关注其呼吸状态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