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方面有不同,普通感冒全年散发,症状以鼻部为主全身症状轻,无特定新冠流行病学关联,血常规无异常且无新冠病毒;新冠感染多有特定流行病学史,以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程度不一,部分有严重表现,核酸检测等可确诊;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等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鉴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发热程度不一,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等度热(体温38.1℃-39℃)或高热(体温≥39℃),部分患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另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较大,有的患者可能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而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出现这些严重的全身症状及呼吸方面的明显异常。
流行病学史方面
感冒:普通感冒全年均可发病,多为散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但一般不会有明确的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触史等特定流行病学关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比如近期有疫情地区旅居史、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等。如果有这些情况,即使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也需要高度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查方面
感冒:一般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病毒学检查通常检测不到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若核酸检测呈阳性则可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另外,血清学检查如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在感染后期会有变化,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出现阳性,IgG抗体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感冒时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密切观察;而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无论是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所以这类人群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更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在判断时也需要综合考虑症状、流行病学史及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因为任何异常情况对孕妇和胎儿都可能产生影响,所以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