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心动过速对身体有多方面不良影响,会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致心肌肥厚等进而可能发展为心衰等;使心脏舒张期缩短致冠脉及全身重要脏器灌注不足,增加心梗等风险;还会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如诱发房颤等,对不同人群包括儿童、女性、老年、青少年等均有不良影响。
一、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长期心动过速会使心脏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而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肌肥厚,尤其是左心室肥厚较为常见。例如,研究表明,持续的心动过速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多种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促使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进而影响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来说,长期心动过速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影响其成年后的心脏健康状况。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长期心动过速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妊娠期心脏并发症的风险。
二、对重要脏器灌注的影响
心脏长期处于心动过速状态时,心脏的舒张期明显缩短。心脏舒张期是冠状动脉灌注心肌的主要时期,舒张期缩短会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缺氧。长期如此,会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同时,全身其他重要脏器的灌注也会受到影响,例如脑灌注不足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肾脏灌注不足会影响肾功能,出现少尿、蛋白尿等情况;胃肠道灌注不足可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在老年人群中,本身脏器功能就有所减退,长期心动过速对重要脏器灌注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加速多器官功能衰退的进程。
三、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长期心动过速是引发其他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可能会诱发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会导致脑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长期心动过速引发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会进一步恶化病情,增加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在青少年群体中,长期心动过速如果不及时干预,也可能为未来的心律失常埋下隐患,影响其一生的心脏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