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保守治疗包括牵引治疗(皮牵引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低能量患者,骨牵引用于成人)、外固定架固定(适用于开放性或污染重骨折)、石膏或支具固定(用于稳定性好骨折,要注意松紧度等),康复护理很重要,早期有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防并发症,定期复查调康复方案,不同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外固定架固定
外固定架适用于一些开放性股骨骨折或污染较重的骨折情况,通过在骨折端两侧的骨骼上安装金属钉,连接外固定装置来固定骨折。外固定架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固定,便于伤口的观察和处理,尤其对于伴有软组织损伤的股骨骨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外固定架的稳固,定期检查固定钉处的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感染等问题。
石膏或支具固定
对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股骨骨折,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石膏固定需要根据患者的肢体形态定制合适的石膏模型,将骨折肢体固定在特定位置,限制骨折端的活动。支具固定则相对更加轻便,具有可调节性等特点。但石膏或支具固定时要注意固定的松紧度,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过紧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肢体的血运和感觉情况,避免因固定不当影响肢体发育。同时,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患者在固定期间的康复护理也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在固定时要考虑到骨折愈合可能相对较慢,需加强营养支持等。
康复护理
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早期应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每天可多次进行,每次持续一定时间。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一般骨折愈合需要一定时间,成人股骨骨折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在愈合过程中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例如,在骨折初步愈合后,可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和部分负重的练习,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等不良后果。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对于肥胖患者,要帮助其控制体重,减轻骨折部位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