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粉碎性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引起,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情况,手术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老年人和儿童治疗有其特殊之处。
一、跟骨粉碎性骨折的原因
跟骨粉碎性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常见于以下情况:
交通事故:车辆碰撞等导致足部受到强大的外力冲击,是跟骨粉碎性骨折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高速行驶的交通事故中较为多见,年龄层较广,中青年人群因出行频繁、驾驶等活动易受影响。
高处坠落:从高处跌落时,足跟部首先着地,强大的冲击力传递到跟骨,容易造成跟骨粉碎性骨折,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对于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坠落更易引发此类骨折。
重物砸伤:工作或生活中,足部被重物砸压,如建筑工地上的重物掉落砸到脚部,也可导致跟骨粉碎性骨折,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
二、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一些无明显移位或移位较小、关节面破坏不严重的跟骨粉碎性骨折可考虑非手术治疗,如年龄较大、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方法:主要是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患足,保持骨折部位的相对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固定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足的血运、感觉等情况。
(二)手术治疗
适应证:多数跟骨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如骨折移位明显、关节面塌陷超过2mm、跟骨高度丢失超过10mm等情况。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将粉碎的跟骨骨折块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恢复跟骨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多数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关节融合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骨折严重且关节功能恢复可能性较小的患者,可考虑跟距关节融合术,但会牺牲一定的踝关节活动度,需谨慎选择。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跟骨粉碎性骨折后,由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较慢,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深静脉血栓等,需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下肢血液循环;儿童跟骨粉碎性骨折相对较少见,治疗时需特别注意保护骨骺,避免影响跟骨的正常生长发育,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更加谨慎,多倾向于采用对骨骺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闭合复位外固定等,但也需根据具体骨折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