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与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选药)、对症治疗(止咳祛痰、退热)、呼吸支持治疗(氧疗等)及原发病治疗(治疗基础疾病),不同年龄、病情等患者治疗需考虑个体差异。
一、一般治疗
休息与营养支持: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等的摄入,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维持机体营养需求,这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肺部感染的恢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差异,比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更高。
二、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首先需要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如为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常见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若是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感染可选用奥司他韦等;对于真菌性肺部感染,则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等。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不同,例如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种类选择以避免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三、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以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的止咳祛痰措施需有所区别,儿童咳痰能力较弱,可采用拍背等物理方法辅助排痰。
退热:当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对于体温未超过38.5℃的患者,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若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注意低龄儿童使用退热药物的禁忌等情况。
四、呼吸支持治疗
氧疗:根据患者的血氧情况给予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能需要更高流量的吸氧甚至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手段。不同病情和年龄的患者氧疗的具体方式和氧流量等有不同要求,例如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来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五、其他治疗措施
原发病治疗:如果肺部感染是由其他基础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此时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有助于肺部感染的恢复。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肺部感染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肺部感染治疗的影响及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