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有初期、进展期、恢复期三个阶段,初期多有发热、微恶风等表证,进展期高热、咳嗽加重等,恢复期发热渐退、仍有轻微不适,不同人群在各阶段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影响病情发展与恢复。
症状表现:多为风热之邪侵袭肌表,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伴有微恶风、头痛、咽干口燥、鼻塞流黄涕等症状。从中医角度看,此时邪气尚在肌表,肺卫功能开始受到影响,肺主皮毛,风热犯肺卫,导致卫气不固,出现发热、恶风等表现;同时热邪上扰清窍则头痛,热邪伤津则咽干口燥,风热之邪侵袭鼻窍则鼻塞流黄涕。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初期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等情况,因为小儿脏腑娇嫩,感受外邪后不适更易通过情绪表现出来;而对于老年人,初期可能发热相对不明显,但头痛、咽干等症状可能较为突出,这与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对邪气的反应不如年轻人剧烈有关。生活方式方面,若近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易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在初期感受风热之邪引发感冒。
进展阶段
症状表现:随着病情发展,风热之邪进一步深入,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咳嗽加剧,咳黄稠痰,舌苔薄黄,脉象浮数等表现。此时热邪在肺,肺失宣肃,所以咳嗽加重且痰黄稠;热邪炽盛则高热明显。对于儿童,进展阶段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时容易引发惊厥,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老年人在进展阶段可能会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除了高热、咳嗽等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气短、乏力等表现,这是因为老年人本身体质较弱,热邪耗伤气阴。生活方式上,如果在初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如未注意休息、继续过度劳累等,会使病情向进展阶段发展。
恢复期阶段
症状表现:经过适当的治疗或机体自身的调节,发热逐渐消退,咳嗽减轻,痰量减少,仍可能有轻微的咽干、乏力等表现。此时邪气渐退,但正气有所耗伤。儿童在恢复期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体质虚弱,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和休息来恢复;老年人在恢复期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正气,要注意避免再次感受外邪,饮食上可适当进补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山药、百合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于滋腻碍胃。生活方式上,恢复期应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正气。



